中国的婚配率是百分之多少,中国现在男女比例是多少( 二 )


于是 , 每次谈到房子和婚事 , 两个人就吵得不欢而散 。每次吵架 , 王玲都会将离婚提到议事日程 。考虑再三 , 孙觉得两人确实有性格上的冲突 , 答应分道扬镳 。
另外 , 越来越多闪婚族的出现 , 也使得离婚人数有所增加 。很多年轻人认识几个月甚至几天就匆匆结婚 , 这样的婚姻就难以牢固 。此外 , 一些再婚老人怕引来各方议论 , 不愿因再婚而到原所在单位或居住的社区开证明 , 于是以往一直选择只同居不登记 。新《条例》实施后 , 不少老人匆匆领证 , 结果因婚前没搞定子女、财产分割等现实问题 , 无奈之下 , 只好选择离婚 。
心态风向标
中国的离婚率高于结婚率是多少啊?带着喜糖来办离婚
离婚率的提高由多方面因素造成 。但是 , 采访人员在采访中了解到 , 在不少夫妇的眼中 , 离婚似乎不是悲剧 , 而是寻找下一个幸福 。婚姻专家们普遍感到 , 在对待离婚问题上 , 年轻夫妇不再受传统观念太多束缚 , 很少把离婚视为不愉快或难堪的事情 , 而是把它当成新生活的开始 。
普区婚姻登记中心负责人黄静英告诉采访人员:“有的当事人刚办完手续 , 一方就嬉皮笑脸地缠着另一方 , 要来第二次恋爱;有的当事人甚至还带着喜糖来办离婚……”
近日 , 一对年轻男女手牵着手走进某区县的婚姻登记中心 , 他们掏出结婚 , 平静地对登记员说:“我们想离婚!请为我们办一下手续吧!”看着两个年轻人的那股亲密劲 , 在场的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
两个年轻人是去年初相识的 , 婚前相处还不错 , 去年年底登记结婚后 , 反而找不到感觉了 , 尽管不吵不闹 , 可在一起总觉得别扭 , 于是他们商量 , 好合好散 。因为没有什么共同财产 , 离婚手续很快就办完了 。拿到离婚后 , 两个人又手牵手走出法庭 。女方边走边问:“**晚上我们到哪里去吃饭?”她的前夫则爽快地说:“随你 , 还是老地方吧 。”
地域风向标
上海男娶外地女最稳定
生活习惯 , 地域差异 。曾几何时 , 两地婚姻一直被很多人打着问号 。随着越来越多的新上海人的出现 ,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了异地婚姻 。婚姻登记中心里 , 异地婚姻的夫妇逐年增加 , 却很少看到他们走进离婚登记中心 , 协议离婚率一直处在较低的状态 。
根据对去年两万多对离婚夫妇的统计 , 有对夫妇是本地婚姻 , 其中只有7%的夫妇是异地婚姻 , 男方为上海人 , 女方为外地人的家庭最稳定 。在异地离婚家庭中 , 该类组合的夫妇去年只有20对分手 , 而女方为上海人 , 男方为外地人的离婚家庭有个 。
长期从事离婚登记的浦东婚姻登记中心朱凤告诉采访人员 , 异地婚姻的夫妇更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 , 彼此更懂得呵护那份情缘 。相对于本地婚姻 , 异地婚姻更来之不易 , 很多年轻人顶着父母的压力 , 跨过了地理位置的相隔走到一起 。因此 , 他们在碰到问题时 , 会用宽容和容忍的方式去面对 。
理由风向标
千对离婚夫妻坦言
离婚调查显示 , 去年协议离婚夫妇中 , 有56.1%的夫妇在离婚理由栏中写着性格不合 , 也就是说去年有对夫妇因为性格不合分道扬镳 。另有对夫妇离婚的理由是感情破裂 。
现在离婚理由越来越多元化 。采访人员了解到 , 除了感情破裂、性格不合以外 , 对夫妇因经济原因 , 82对夫妇因不忍说再见 。而更加引起关注的是 , 越来越多的夫妇愿意直接面对的问题 。有对夫妇坦承因为分手 。
专家指出 , 随着环境的宽松 , 的交往扩大 , 夫妻双方自我选择更自由 , 夫妻双方缺乏沟通后 , 矛盾和冲突越来越早地显现出来 , 更愿意在婚姻之外去寻找倾诉的对象 。
还有对夫妇还因为其他各种各样原因分手 , 如网络、受传言影响、环境等 。
丁民和张雅去年7月领了结婚证 , 然而 , 张雅并没有沉浸在新婚的快乐之中 , 却迷上了网络 , 频繁出入网吧 , 和虚拟的朋友聊天 , 有时甚至通宵达旦不回家 。几个月后 , 为了方便上网 , 张雅“离家出走” , 和女性朋友合租房子 。虽然合租房离家仅有5分钟的路程 , 但是张雅没有回家一次 。为了挽救她的家庭 , 张雅母亲屡次到网吧劝她回家 , 80多岁的老奶奶也跑到网吧去找她 , 却都无济于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