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年官兵用身体挡住洪水,98年洪水官兵往水里跳( 四 )


到了青狮潭水库,李向群和大家一起扛沙包垒大堤,干了两天两夜,圆满完成了任务 。
这时候,离美国总统克林顿来漓江只有5天了,可漓江两岸垃圾成堆,树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垃圾袋 。桂林市的领导非常着急,请部队火速支援,李向群又参加了清除垃圾的活动 。他脏活累活抢着干,受到营部的通报表扬 。
1998年8月5日,李向群所在部队接到紧急命令,立即赶赴湖北灾区 。命令下达后,部队仅用40分钟全部登上北上的列车 。挤在闷罐车里,正是高温的夏季,部队都没来得及吃饭,又饿又渴,难奈无比 。经过30几个小时,部队到达湖北沙市,立即奔上大堤抢险 。
1998年8月7日下午2点,李向群随部队从沙市到达弥市镇 。8月8日上午8点半,荆江干堤马浩段大面积散漫,部分地段出现滑坡,情况紧急,部队迅速上堤抢险 。
李向群迅速穿上救生衣,扛着铁锹,和战友们一起赶往大堤,立即投入抢险 。别人一次扛一个沙包,李向群扛两个,排长郭秀磊劝他,说:“向群,悠着点劲,干得太猛,明天怎么办?”李向群笑着说:“排长,没关系,我年轻有的是力气,再说,力气用完了还可以再长啊!”太阳当头照,李向群扛着两个沙包,气喘吁吁,不一会儿,衣服就被汗水湿透了 。
战友朱天平看到李向群这样拼命干,非常佩服,也非常心疼 。朱天平知道劝也没用,就在给李向群装沙土的时候少装一些 。李向群发现后,撑开编织袋,使劲嚷着:“再装点!再装满一点!”他嫌小朱动作慢,干脆把铁锹抢过来自己装 。两个半小时,李向群双肩被编织袋蹭破了皮,渗出了鲜血,一共扛了50多趟,是全营扛包最多的 。
1998年8月7日晚,李向群在湖北沙市的弥市镇大口村,怀着激动的心情趴在背包上连夜写了一份入党申请书,8日早上,郑重地交给了指导员 。李向群涨红着脸对指导员说:“这是我的入党申请书,请党支部在‘水线’上考验我,把最艰巨的任务交给我,最危险的地方让我上,我一定用实际行动证明我的入党誓言 。”
1998年8月8日晚11点,为迎战长江第4次高峰,9连的临时会议室里正在热烈讨论参加抗洪抢险突击队的人员名单 。
李向群刚刚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一心想加入突击队 。可是,他听说参加突击队的都必须是党员、干部和骨干 。可他什么都不是,想什么办法才能加入突击队呢?
李向群来到会议室门口,大着胆子喊了一声“报告”,就推开了会议室的门 。正在屋里开会的人都不做声了,不知道他有什么事 。李向群看到大家疑惑的目光,也有些不自在,一下子说不出话来了 。这时,指导员胡纯林开了口,他明白李向群是来干什么的,可是,他说:“怎么还没休息?有什么事明天再说吧!说不定一会儿还要去抢险呢!”李向群定了定神,大声说:“我正是为这事来的,请批准我参加突击队吧!”他说得很恳切,两只眼睛看着大家 。
指导员听了李向群的话非常感动,说道:“你提的要求很好,我们很高兴 。但是,作为一名战士,要服从组织的安排!”李向群有点着急,说:“我自幼在江边长大,身体结实,水性好,最适合担任抗洪抢险突击队员了 。”
连长说:“你的心情我们理解 。可是,突击队员要求是党员和骨干 。你不是骨干,也没入党,就不要参加了 。”
李向群急了,又说:“连长,指导员,我虽然不是党员,但我已交了入党申请书,让我在突击队里接受考验吧!”
大家听了李向群的话,觉得有道理 。连长和指导员也交换了一下眼色,会心地点了点头 。
指导员站起来说:“好了,根据李向群同志的一贯表现和他强烈的要求,我同意他参加突击队!凡是同意的举手!”
李向群如愿成了突击队员,高兴地走出了会议室,抓紧做抢险的准备去了 。
1998年8月13日10点25分,李向群随部队火速赶到弥市大坪口幸福闸排险 。这时候,长江第5次洪峰逼近沙市,幸福闸发生较大面积散浸,需要迅速查清漏洞,排除险情 。
幸福闸这个地方,江面弯多水急,漩涡不断,恶浪一个接着一个扑向堤岸 。连长正在考虑下水排险的人选,李向群拨开人群走到闸前对连长说:“我下去试试!”说完一个猛子扎下去 。30秒、50秒,李向群一直没露头 。大家都着急起来 。1分钟过后,李向群才从下游10几米的水面冒出来 。指导员忙问:“怎么样?”李向群说:“水流太急,控制不住身子 。”连长命令拿背包带,把6只沙袋捆在一起放入水里,脱掉衣服要亲自下去 。李向群一下子把背包绳抢过来,说:“连长,我下去过一次,心里有底,还是我下吧!”说完,李向群抱着沙袋沉入了水中 。在下沉当中,李向群的右脚踝关节不小心碰到闸门,被划开一个4厘米长的口子,鲜血直流,可他全然不顾,手脚并用,来回探寻,终于找到了闸门渗水口的准确位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