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读后感2000字大学作文 大学百年孤独读后感范文( 四 )


《百年孤独》通过革命军总司令奥雷里亚诺布恩地亚上校一家七代人的经历,描述了整个家族百年的兴衰、荣辱、爱恨、福祸和文化与人性中根深蒂固的孤独 。当第七代继承人被蚂蚁吃掉时,他的父亲终于破译出了吉普赛人梅尔基亚德斯的手稿 。手稿卷首的题词是:“家族中的第一个人将被绑在树上,家族中的最后一个人将被蚂蚁吃掉 。”这手稿记载的正是布恩迪亚家族的历史 。在他译完最后一章的瞬间,一场突如其来的飓风把整个儿马孔多镇刮走,从此这个村镇就永远地消失了 。
像七代人循环往复使用同一个名字一样,循环出现的情节与叙述,整个马孔多被严密的包裹成一个环形废墟 。然而,每个人的内心都是孤独的,没有一刻感受过家庭的温暖,这个家族实际上是分散的,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母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没有感情沟通,缺乏信任和了解 。尽管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独特的办法抵抗孤独,参加革命,反复做手工活,沉迷情欲,读书翻译……却始终无法找到一种有效的办法把分散的力量统一起来,逃不过家庭分崩离析的命运 。这个家只是一个家,一个房子,一个载体,而不是一个给人以心灵安慰和温暖的港湾 。除了贯穿全文的灵魂人物乌尔苏拉,所有的人都不懂得爱与被爱,他们的所作所为只是为了填满自己的空虚和私欲,以致终身活在执拗与孤独中 。
这个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交错的生活之中,就是一部哥伦比亚乃至拉丁美洲的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那血淋淋的现实和荒诞不经的传说,最深刻的人性和最令人震惊的情感 。这之中始终浸_着的孤独感,是整个苦难的拉丁美洲被排斥在现代文明世界进程之外的愤懑和_,又是拉美大陆独特的生命力和生存状态的认知和渴望走出孤独的倔强 。这不仅仅是叙述一个家族,更是对一个民族的自我反省 。
作家是在用一颗悲怆的心灵,去寻找拉美迷失的温暖的精神家园 。
如同我们现在,在高楼林立,速度多元的时代,我们失去了方向,陷入了百年孤独 。越发感觉到一种冷漠在蔓延,侵蚀着我们脆弱而敏感的心,爱与美好,成了奢侈的字眼 。
然而真正的孤独,不是寂寞、无助等浅显的意义,是停留在人内心的冷淡 。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 。真正意义上的孤独,无论是我们出生、成长、相爱还是成功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犹如影子一样存在,时不时地出来提醒你一下它的存在 。孤独的存在,提醒我们珍惜眼前,督促我们体验人生,让我们在成功的时候可以清醒,在失败的时候淡然一笑 。
抬头仰望星空吧,去审视自己,去认知社会,去拥抱他人,向阳而生吧!
如果你和我、和大多数人一样,周期性的抑郁,不妨看看这本书,让书中孤独人的鲁莽激起你无畏抗争的勇气 。也许,我们可以活得更牛逼哄哄,至少在别人眼中 。奥雷良诺上将死去的时候,我心中一阵痛楚,就是这么想的 。
我相信,这本书能给我的,远远不止于此 。
大学百年孤独读后感范文4
“若干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加西亚·马尔克斯在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百年孤独》的开篇这样写道 。布恩地亚上校的记忆犹如一滴墨水坠落在宣纸上,无法停止地渲染开来 。
恰如《百年孤独》这个题目给人的感觉一样,开篇这段话,马尔克斯将时间和空间拉长延展,给读者以脱离现实时间的魔幻般的感受 。
小说的情节离奇令人迷惘 。在小镇马贡多,布恩地亚家族上演着百年的兴衰史 。这个家族由衰转盛,又由盛转衰,一百年的历程,转来转去,又回到原来的样子,一切都逃不出一个诅咒 。霍·阿·布恩地亚与表妹乌苏拉近-亲结婚,阿苏拉担心会像姨妈和姨父近-亲结婚那样生出长猪尾巴的孩子而拒绝与霍·阿·布恩地亚同 房 。布恩地亚于邻居发生口角的时候,布恩地亚因为邻居嘲笑他被乌苏拉拒绝同 房而杀了邻居 。结果死者的鬼魂搅得布恩地亚一家日夜不宁,布恩地亚家族被-迫迁移到小镇马贡多 。起初布恩地亚家族人丁兴旺,但是随着内战的爆发和外敌的入侵,布恩地亚氏的命运急转直下,一代不如一代,甚至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领导的32次土著居民起义都以失败而告终 。到了第六代奥雷良诺·布恩地亚的时候,因为与姑妈乌苏拉通婚,结果生下一个带尾巴的女婴,正好应验了一百年前吉普赛人用梵语在羊皮纸上写下的密m,而这个密ma的破译者就是第六代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自己 。这个无疑充满了讽刺的意味 。而这个带尾的女婴,被蚂蚁咬烂以后拖入了蚁xue 。随后,小镇马贡多消失在一阵飓风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