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牛角根的作用与功效,牛角在中药里起什么作用?( 二 )


3牛角有什么用?化瘀止血;收涩止痢 。主瘀血疼痛;吐血;衄血;肠风便血;崩漏;带下;痢下赤白;水泻;浮肿 。
牛角,中药材名 。本品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角中的骨质角髓 。加工牛角时,将取出的骨质角(角思)用清水浸泡数日,再洗净,晒或烘干 。
扩展资料:
牛角的形态特征:
1、黄牛,体第1.5-2m,体重一般在280kg左右 。体格强壮结实,头大额广,鼻阔口大,上唇上部有两个大鼻孔,基间皮肤硬而光滑,无毛,称为鼻镜 。
眼、耳都较大 。头上有角1对,左右分开,角之长短、大小随品种而异弯曲无分枝,中空,内有骨质角髓 。四肢匀称,4路,均有蹄甲,其后方2趾不着地,称悬蹄 。尾较长,尾端具丛毛,毛色大部分为黄色,无杂毛掺混 。
2、角较长大面扁,上有很多任务发纹,颈短,腰腹隆凸 。四肢较短,蹄较大 。皮厚无汗腺,毛粗而短,体前部较密,后背及胸腹各部较疏 。体色大多灰黑色,但亦有黄褐色或白色的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牛角
4黄牛角的功效与作用黄牛角的功效和作用主要是清凉止血和清热解毒,可以治疗吐血、衄血、痈疮疖肿、喉痹肿塞、赤秃发落、血上逆心,烦闷刺心等疾病,是一种中药,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
扩展资料:
一、牛角的医学价值:
药名:牛角
来源:为牛科动物黄牛的角 。
功效:清凉止血,清热解毒 。
主治:用于血热妄行的吐血,衄血,痈疮疖肿 。
性味归经:苦、咸,寒 。心、肝、胃三经 。
用法用量:内服:5-15克锉为细粉或磨汁服 。或入丸散剂 。
拉丁名:黄牛 Bostaurus domesticus Gmelin
二、牛角的主要化学成分:
1.甾醇类;
2.氨基酸:含丙氨酸、天冬氨酸、胱氨酸、亮氨酸、脯氨酸、酪氨酸、组氨酸、缬氨酸;
3.肽类:碱性肽类水解,两者都产生精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脯氨酸、缬氨酸、亮氨酸等;
4.胍基衍生物;
5.蛋白质 。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黄牛角》
百度百科《牛角》
【中药牛角根的作用与功效,牛角在中药里起什么作用?】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