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商业模式分析:逆向思维探索共享单车乱局之下的新商业模式( 二 )


共享单车商业模式分析:逆向思维探索共享单车乱局之下的新商业模式

文章插图
逆向思考2:共享单车应用场景的定位现存的共享单车应用场景定位都是:最后一公里 , 即下了公交车后给用户到家提供最后一段路的代步服务 , 主要行使的是代步功能 。反向来思考 , 我们定位主打体验功能呢 。前者解决的是用户不想走路的需求 , 后者解决的是用户新奇美乐享骑行体验的心理夙求 。从定位来看 , 现存的共享单车的投放是只要有公交站就有共享单车 , 无孔不入;而我们可以反过来 , 只在适合骑行观光的休闲景区周边投放 , 通过GPS和地图经纬度范围来限定车辆区域 , 越界则对用户发出预警 。
逆向思考3:共享单车投放数量及计费的设计现在的共享单车企业对单车投放数量的标准只有一个:直到当地政府出台规定限制投放 。以至于现在 , 深山老林地下道里都有共享单车 。反向来思考 , 我们只在景区周边投放一定数量 , 通过单车每天使用频次是否饱和来控制车辆的投放数量 , 比如全深圳只在深圳湾周边投放3000辆 , 保证平均每辆车日使用时长为2h以上 。现在的共享单车都是每半小时收费1元 , 那我们可以每小时收费5元 , 以现在国民的平均消费力 , 5块钱以下应该算感性消费了吧 。物以稀为贵 , 因为珍贵而珍惜 , 产品足够美是有自营销效果的 , 如果用户是真爱自会慕名而来 , 看一下骑一下拍张照 。
逆向思考4:共享单车的运维成本现在的共享单车企业对自行车的管理都是线下调度维护 。反向来思考 , 我们可以通过线上管理 。由于单区域投放的车数少 , 完全可以通过线上监控来管理调度 。两台电脑两个人就可以实时监控3000辆自行车 , 用户骑行超出限定区域或停放不合规 , 可以通过监控室推送信息给用户账号或车载音响进行预警 。车辆数量在各区域分布不均时 , 可通过信息提示和补贴用户进行调度 。另 , 现在共享单车平台化 , 要找入口应该不难 。
我们的商业模式即通过提供自行车代步和高值骑行体验的服务来实现盈利 , 其实是旧模式新玩法 。下面我们可以来算算怎么实现盈利 。如以深圳湾试点(深圳不可投放共享单车了) , 3000辆自行车平均每天使用2小时 , 每小时5元收费 , 假设车辆成本3000元/辆 , 300天就可以收回制造成本 , 60天赚回运营成本 。这样算下来第二年就可以实现盈利 。
风口来临时 , 总是横尸遍野 。百团大战 , 直播大战 , 共享单车大战 , 无人货架直播答题 , 烧钱撒币何时休 。商业模式抄袭 , 同质化严重 , 当风向和趋势来临时 , 能不能反向来思考 , 映客秒拍做高大上的短视频 , 快手就做屌丝的短视频;微信做熟人社交 , 陌陌就做陌生人社交 , 不都活的挺好 。别人都去挖金矿 , 我就近开个餐馆 , 小而美挺好!
【共享单车商业模式分析:逆向思维探索共享单车乱局之下的新商业模式】PS:本文所述为个人观点 , 不构成任何商业推荐及建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