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师听课总结心得10篇( 七 )


如小叮当和宠物狗的引入,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而且重要的是这个情境能从头贯彻到尾,作为新教师的课堂,真是难得!其中小叮当的三次出现各有其目的,第一次在新课开始,通过变魔术引出新知的学习,探讨如何分类?小叮当后面两次的出现,其实可以看作是多元评价,如“为自己鼓鼓掌”“谢谢你们”等 。第二节课宠物狗从开课的出现到最后的练习,也是有始有终,最后用学过的新知识来帮宠物狗解决新问题,其实更是本课的一个拓展,一举两得!
2、有关学具的使用:
学具的合理使用会给课堂锦上添花,使用不当就添乱 。这两位新教师的课堂都组织了操作活动,学生活起来了,但新教师都控制不住课堂了 。那么如何使用好学具?当时我考虑:能不能把这几样学具放到一个带格子的收纳箱里,给它们编上号码?现在收纳箱比较多见了,而且有的收纳箱本身中间就是有隔断的,况且每个格子里空间也不小,放学具应该正合适 。甚至开课都可以从给学具分类开始,把所有的学具都混乱的放在一起(数量10个左右为宜,数量太多了,孩子年龄小,眼睛看不过来),然后让学生讨论分类 。分完类之后,问:“现在谁能一眼看出几号是长方体?”“迅速拿出长方体,每个同学都摸一摸,小组同学都摸完后立即放回原位 。”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摸的感觉 。所以要学会引导小组合作,既要细化合作之前的工作,又要学会如何组织课堂 。
3、有关习惯的养成 。
一年级孩子刚入学,还不适应,教师要训练并组织课堂常规,一节课有时候甚至要拿出半节课的时间来组织课堂,所以训练常规是最为关键的 。如何吸引一年级小学生的注意力?当教师喊“一、二、三”不管用的时候,该怎么办?作为新教师更要训练,更要学习 。而我们作为过来人,也要学习,因为不学习就跟不上现在孩子的想法了 。关于学习习惯的培养,我认为:第一要培养学生有序的观察(从左往右或者从上往下),一定要按照一定顺序来观察,切忌乱指乱说 。第二当学生汇报想法的时候,教师要指导,要示范 。如本节课,“我是把谁和谁分在一起的,因为? 。”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严谨性 。第三引导学生尝试回顾学习,“闭上眼睛,想想看,今天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吗?”形成良好的数学思考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
数学教师听课总结心得9
这个星期二上午数学组进行了评教评学活动,我们三、四年级共有四个老师讲课 。两个年级讲课的内容都是口算乘法,只是内容难易不同 。我听了三位老师的课,又给了我一次精神的洗礼 。几位老师的课堂教学艺术让我佩服,也引起我不少的感触 。
三年级的王老师和冀老师讲课时教态自然,温文尔雅、不紧不慢的课堂教学语言 。显得朴实、逼真、引人入胜,让我亲身感受到了她们的"自然而不随便,规范而不死板"的课堂教学风格 。
同年级带课的李老师讲课语言规范、严谨,她的课灵活的使用了自学---交流---练习这样的教学模式 。这堂课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了学生 。开始上课时,李老师首先出示自学提纲,学生根据自学提纲自主看书,并对重难点进行勾画 。自学完后汇报交流,这时教师只在适当时候点评 。交流完后教师设计了三类不同层次的练习,学生做题时,每个小组选一名学生上台板演 。小组长在这个环节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不但要判阅组员的题,有错的还要督促其改正 。总之这堂课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老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 。
几位老师教学艺术值得我们深思与追寻 。他们精湛的授课艺术,使我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新课程下什么样的课是一节好课 。下面,谈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1、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
好的课应当有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能在探索和学习过程中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 。上“板着面孔”的课,学生可能会掌握有关的知识技能,但他们不会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也不会有积极主动地参与热情 。宽松和谐的环境并不意味着只有通过游戏或生动的情境才能实现,教师生动的语言,和蔼的态度,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问题,有探索性的活动等都可以为学生创造和谐的环境 。
2、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有体验数学的机会 。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 。数学学习,特别是新概念、新方法的学习,应当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中去体会数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