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上虞是属于浙江的哪个市( 二 )


1958年,农村、城镇“人民公社化”,全县建立12个人民公社,下辖69个管理区 。12月,绍兴县的南汇小盐区(336户)划入,建立南汇管理区 。全县有70个管理区 。
959年调整部分公社和管理区,岭南公社并入下管公社;新建南汇公社,管理区增加到83个,复建百官、丰惠、东关、章镇、崧厦5个镇人民委员会,由县直辖 。小越、沥海、下管、汤浦4个小镇建立管理区,仍由公社管辖 。
1961年9月,恢复区公所,分大公社为小公社,全县设8区、51个农村人民公社、5个城镇人民公社,公社下设生产大队、生产队 。
1962年撤渔浦、镇海公社,分别并入上浦、盖北公社 。5个城镇公社划归各区管辖 。
1963年,崧厦区增设新建公社;撤百官、汤浦二区及百官镇人民公社,恢复百官镇,直属于县 。原百官区辖的梁湖,娥江二公社并入百官镇,皂湖公社划入城关区,南湖公社划入小越区;原汤浦区所辖汤浦、上浦、胜江3公社划入章镇区;篙坝公社划入东关区;小越区盖北公社划入崧厦区;章镇区青山公社划入下管区 。全县设6区、1镇、54个人民公社 。
1965年,镇、社分设,增设章镇、崧厦、丰惠、东关4镇和百官公社 。全县为6区、5镇、55个人民公社,公社名称不变 。
1966年1月,撤城关、东关、小越区 。百官公社的百官大队划月百官镇,谢塘公社划归崧厦区,五驿公社改名五一公社 。
1970年至1971年,撤南汇公社并入三汇汇公社;改沥东公社为立东公社、越东公社为学东公社 。
1973年,复建章镇、崧厦、东关、丰惠(原名城关区)、小越、下管区,全县分6区、5镇、54公社 。1977年11月,复建百官区 。
1978年,县属百官镇划入百官区,旋又于1979年从百官区分出,仍为县直属镇 。
1981年至1982年,立东、卫东、学东、五一公社恢复沥东、盖东、越东、五驿公社原名;青山、海、城东、哨唫公社改名为覆卮、杜浦、通明、肖金公社 。至此,全县设7区、5镇、54公社、785生产大队、36居民委员会 。
1983年4月,政社分设,改行乡、村制,以原公社区域建乡、大队建村,至1984年3月完成 。分小越公社为小越镇、建越乡,沥海公社为沥海镇、沥海乡,蒿坝公社为江山、蒿坝乡,虞东公社为夹塘、谢桥乡;撤百官公社,设路东乡,原百官公社的曹娥片8村(下沙、三角站、联丰、民丰、曹娥一、曹娥二、孝女庙、上沙)、曹娥居委会及岭光、大坝头两村划归百官镇 。其余各乡仍沿用原公社名称 。是年,设立海涂区,次年改名为海滨区,辖海涂和三汇、沥东2乡及沥海镇 。
1985年,道墟、谢塘、下管、汤浦4乡改为建制镇,撤销崧厦、丰惠、东关、章镇、建越、沥海6乡,分别并入崧厦、丰惠、东关、章镇、小越、沥海各镇 。全县设8区、11镇、46乡、800村、43个居民委员会 。
【上虞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上虞是属于浙江的哪个市】2020年上虞区现辖7个街道,10个乡镇,3个乡 。全区303个行政村,80个城镇社区居委会 。全区总面积1403平方公里 。据公安人口年报统计,2020年末全区总户数28.61万户,户籍总人口77.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907人 。其中男性人口38.25万人,女性人口39.50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49.2%和50.8% 。全年出生4606人,人口出生率为5.92‰;死亡5653人,人口死亡率为7.26‰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