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迟迥为什么失败 尉迟迥之乱为何得不到支持( 二 )


反观尉迟迥 , 他起兵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杨坚在总揽大权后 , 必然想到尉迟迥这个潜在的对手 , 所以他原本是打算相对温和的处理尉迟迥 , 也就是召其回京 , 派人代替他的职位 。
《周书.静帝纪》以上柱国、郧国公韦孝宽为相州总管 。
当时的相州总管就是尉迟迥 , 总管是隋唐时期高级的地方军事长官 , 尉迟迥也是一人掌控着太行山以东10各州的军队 , 加之他是北周奠基者宇文泰的外甥 , 堪称是杨坚最大的敌人 。

尉迟迥为什么失败 尉迟迥之乱为何得不到支持

文章插图
尉迟迥自然是不愿束手就擒的 , 所以在确定杨坚要对自己下手后 , 他选择了起事和杨坚走上军事对峙的道路 , 可以说尉迟迥发动兵变 , 更多的还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北周 , 有一个细节就能说明问题 。
《周书.尉迟迥传》于时赵王招已入朝 , 留少子在国 , 迥又奉以号令 。
当时赵王宇文招被杨坚召回长安 , 但是他的儿子留在了封国 , 值得注意的是 , 尉迟迥是扶立了宇文招的儿子的 , 这就有问题了 。
如果说尉迟迥是北周的大忠臣 , 只是不能接受杨坚篡夺北周政权的话 , 那么他起兵的口号完全可以是清君侧嘛 , 也就是诛杀杨坚 , 但是他扶立宇文招的儿子 , 这一举动是什么意思?这无疑于让北周走向了分裂之路啊 。
再者当时周静帝可是合法继承帝位的 , 他不是杨坚扶立的 , 是周宣帝亲自册封的太子 , 又是周宣帝亲自把帝位传给周静帝的 , 那时的周宣帝还活着 , 可以说周静帝的帝位没有任何争议性 。
尉迟迥为什么失败 尉迟迥之乱为何得不到支持

文章插图
那么尉迟迥又立新君是什么意思?要是他击败了杨坚 , 成功进入关中 , 局面该如何收场 , 还能杀周静帝吗?
个人认为 , 尉迟敬的行为更多的还是为了他自己 , 想要博一回 , 自己另立新君的行为 , 也就是为了拉拢其他势力进入自己的阵营 , 以达到孤立杨坚的目的 。
所以相比之下 , 杨坚背后得到的支持是要大于尉迟迥的 , 尉迟迥也就是起事之初给人的感觉是声势很大 , 但是却难以持久 。
《周书.尉迟迥传》迥弟子勤 , 时为青州总管 , 亦从迥 。迥所管相、卫、黎、毛、洺、贝、赵、冀、瀛、沧 , 勤所统青、胶、光、莒诸州 , 皆从之 。众数十万 。荥州刺史邵公宇文冑、申州刺史李惠、东楚州刺史费也利进、东潼州刺史曹孝达 , 各据州以应迥 。迥又北结高宝宁以通突厥;南连陈人 , 许割江、淮之地 。
《周书.司马消难传》隋文帝辅政 , 消难既闻蜀公迥不受代 , 遂欲与迥合势 , 亦举兵应之 。
《周书.王谦传》谦以世受国恩 , 将图匡复 , 遂举兵 , 署官司 。
尉迟迥建立的讨伐杨坚联盟只是看似强大 , 能够真心追随于他的 , 可能只有侄子尉迟勤 , 联合河北山东之地 , 号称数十万大军 , 洛阳一线的宇文冑 , 荆襄一带的司马消难 , 蜀地的王谦都选择响应尉迟迥 , 整个征讨杨坚联盟的兵力 , 说有数十万还是有些底气的 。
尉迟迥为什么失败 尉迟迥之乱为何得不到支持

文章插图
同时尉迟迥联合突厥和南陈 , 不惜以割地代价联合陈朝 , 当然前提也是尉迟迥能够成功 , 才会割让江淮之地 , 突厥的话是很乐于看到中原王朝处于混战阶段的 , 尉迟迥可以说是联合了一切反对杨坚的势力集团 。
但这也给看似强大的联盟实际上很脆弱 , 各方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 想要在尉迟迥和杨坚的对峙中获取更大的利益 , 司马消难起兵后 , 基本上就是向南陈求援了 , 没有打过什么硬仗 , 而王谦则是想割据蜀地自立 , 所以他并没有及时北上攻略关中 , 从另一个方向策应尉迟迥 。
而作为尉迟迥的另外两大强援 , 突厥和南陈都无法驰援尉迟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