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匀速圆周运动概念的形成过程,认识建立理想模型的物理方法 。
(2)通过学习匀速圆周运动的定义和线速度、角速度的定义,认识类比方法的运用 。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1)从生活实例认识圆周运动的普遍性和研究圆周运动的必要性,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
(2)通过共同探讨、相互交流的学习过程,懂得合作、交流对于学习的重要作用,在活动中乐于与人合作,尊重同学的见解,善于与人交流 。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匀速圆周运动概念 。(2)用线速度、角速度描述圆周运动的快慢 。难点:理解线速度方向是圆弧上各点的切线方向 。
四、教学资源
1、器材:壁挂式钟,回力玩具小车,边缘带孔的旋转圆盘,玻璃板,建筑用黄沙,乒乓球,斜面,刻度尺,带有细绳连接的小球 。2、课件:flash课件——演示同样时间内,两个运动所经过的弧长不同的匀速圆周运动;——演示同样时间内,两个运动半径所转过角度不同的匀速圆周运动 。3、录像:三环过山车运动过程 。
五、教学设计思路
本设计包括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与角速度三部分内容 。
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录像和实验为基础,通过分析得出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通过观察对比归纳出匀速圆周的特征;以情景激疑认识对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不同描述,引入线速度与角速度概念;通过讨论、释疑、活动、交流等方式,巩固所学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本设计要突出的重点是:匀速圆周运动概念和线速度、角速度概念 。方法是:通过对钟表指针和过山车两类圆周运动的观察对比,归纳出匀速圆周运动的特征;设置地月对话的情景,引入对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描述;再通过多媒体动画辅助,并与匀速直线运动进行类比得出匀速圆周运动的概念和线速度、角速度的概念 。
本设计要突破的难点是:线速度的方向 。方法是:通过观察做圆周运动的小球沿切线飞出,以及由旋转转盘边缘飞出的红墨水在纸上的径迹分布这两个演示实验,直观显示得出 。
本设计强调以视频、实验、动画为线索,注重刺激学生的感官,强调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化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概念和规律的教学体现“建模”、“类比”等物理方法,学生的活动以讨论、交流、实验探究为主,涉及的问题联系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强调对学习价值和意义的感悟 。
完成本设计的内容约需2课时 。
六、教学流程
1、教学流程图2、流程图说明
情境I录像,演示,设问1
播放录像:三环过山车,让学生看到物体的运动有直线和曲线 。
演示:让学生向正在做直线运动的乒乓球用力吹气,体验球在什么情况下将做曲线运动 。
设问1: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将做曲线运动?
情境II观察、对比,设问2
观察、对比钟表指针和过山车这两类圆周运动 。
推荐阅读
- 物理课堂教学经验总结5篇
-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微课视频 新人教版九年级的物理课教案
- 物理中什么是合力为零 物理中什么是合力
- 高二物理教案人教版 高二物理设计教案
- 渔父高三上册语文教案
- 物理:为什么鸟站在高压线上不会被电?
- RAID成员盘物理损坏处理方法 raid1坏了一个硬盘如何恢复
- 如何学好高中物理化学 如何学好物理化学呢
- 如何建立物理错题本
- 物理方法制取氧气的方法叫做 如何用物理方法制取氧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