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的寒假,10岁的孟凡森身穿深色运动棉衣裤,戴着棒球帽,鱼贯于草鱼、花鲢、鲈鱼等水槽间,帮顾客挑鱼、杀鱼、算账,动作熟练迅速 。一位熟客“叶先生”觉得有趣,拍摄了一段视频,上传到网络 。
画面中,瞪大眼睛,皱着眉头的孟凡森坐在溅满污水、鱼鳞和血浆的环境里,他一言不发,从顾客手里接过一条十厘米长的鱼,反手摔在地上,再捡起放在水泥案台上,一脸冷淡 。他下刀娴熟有力,十几秒刮完两面鱼鳞,开膛破肚,再用黑色塑料袋一装,“7块1毛”语气干脆利索 。
视频引发了网友的激烈讨论,有人夸孩子懂事、能干,多数人持反对意见,“这么小孩子不用上学吗?”“他双手冻得红肿,会受伤吧?”微博上更是发起“不要让‘杀鱼弟’成为赚钱工具”的话题讨论 。
褒贬的声音从四面八方围拢来,一度将孟凡森裹挟到网络舆论的中心,伴随着大家对他身份和经历的好奇和关注,“杀鱼弟”的名字也逐渐成为他的标签 。
在孟长青看来,早在成为“杀鱼弟”之前,儿子就和鱼有深厚且莫名的情缘 。
山东兰陵县有吴坦河、西泇河等5条河道,最长的西泇河长39千米,绵长的河水流经7个镇 。这里是孟凡森的故乡 。
一岁前,孟凡森就被王岚放在鱼桶内学习走路 。孟长青夫妇南下苏州谋生,家里老人时常打电话来称,这男孩喜欢自己到河边玩耍,每次看到别人撒网捕鱼,自己也跟着下河捞鱼,一两小时也不愿上来 。
“水里太危险了,你们早点把他带走,不然怕出事 。”亲戚时常告诫 。
小学二年级,孟凡森回到父母身边 。每天看着水槽里各种鱼类,不经意间学会了杀鱼 。下午三点多放学回家后,他学着父亲的模样,先用小刀敲晕鱼的头部,左手把不再挣扎的鱼放在砖板上,右手剃鱼鳞,剖肚皮,取出内脏,冲洗鱼身,一系列动作缓慢,却一气呵成 。
“没人知道他是哪天模仿着会了,时常主动过来帮我打个下手 。”孟长青将之归结于“遗传” 。
“杀鱼弟”的视频爆红后,批发市场里一家做喷绘打印的店铺自告奋勇,为孟凡森做了一块广告牌,红色的底布上写着白色的“杀鱼弟”水产几个大字,旁边是一张孟凡森杀鱼时微笑的正面照 。
红色招牌挂起来醒目,来往行人多有驻足,孟长青感觉买鱼的顾客明显增多 。时不时有人问起,“你们家孩子就是那个‘杀鱼弟’吧?”孟长青夫妇也不自觉地将生意兴隆与儿子的走红挂钩 。
热度尚未退去的2011年,孟凡森父子被东方卫视的《加油!老爸》节目请做嘉宾,话题围绕在父亲为何让孩子帮忙杀鱼展开 。11岁的孟凡森哭着对镜头解释,自己看到爸妈每天忙不过来,手上都是伤疤,想帮忙分担一些,才主动帮着杀鱼,不是爸妈的错 。
孟长青没来得及解释的是,孩子从小就喜欢抓鱼、钓鱼,看见鱼就两眼放光 。
孟雯经常听见哥哥和父亲缩在角落讨论哪条河里什么时候有鱼,每个月,两人总要单独去三公里外的阳澄湖,在天主教堂旁边的支流里钓鱼 。“家里恐怕没人比哥哥更喜欢捕鱼的活动了吧” 。
但孟凡森始终不接受“杀鱼弟”的称呼 。他和母亲说,不明白陌生人为什么要议论他,也反感别人以窥探的目光注视他的一举一动,“有压力” 。
每当有人提到“杀鱼弟”三个字,孟凡森立刻翻个白眼,“我不是”,扭头就走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8月8日,化肥新村刚下过雨的主干道 。新京报采访人员 赵蕾 摄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杀鱼弟”头像成了门市招牌 。资料图片/视觉中国
“辍学”杀鱼
2010年,“杀鱼弟”的视频爆红网络后,一些教育机构曾给孟凡森捐赠过书包,笔记本 。王岚记得,也有好心人联系她,称要资助“杀鱼弟”完成学业,之后不了了之 。
“那时候150米外的马路拐角便是苏州友好学校,孩子在那里上二年级,周末和放假会在家里帮忙,没有辍学 。”王岚说,自己没啥文化,供家里6个孩子读书一直是她的心愿 。
孟凡森也在节目中对父亲孟长青说,“我一定会好好读书,长大以后不让爸爸再杀鱼,过上好日子 。”
推荐阅读
- 为什么王思聪说“共享睡眠”能成还收购了?
- 白开水加菊花有什么功效 白开水里加点“菊花”
-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后面两句是什么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后面两句是什么
- 简单窗花剪纸教程 超美的吉祥“鱼”窗花剪纸
- 韩国男男版“我们结婚了” 看看那对CP更可耐
- 强盛公司赔钱!勾兑美国进口盐水冒充“神药”,坑骗老人!70人被抓,被判赔7000万,消费者最多可获赔3倍!
- 做面膜前先蒸脸效果是不是好一些 做面膜前先“蒸脸”
- 头条正式入场,6元可看“冈妈”最新电影,B站慌了吗?
- “10万一条腿”,千万粉丝博主被“悬赏”
- 数字经济的未来趋势 信息的数字化是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