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 人教版下册八年级语文教案( 三 )


第四段介绍了诺贝尔奖金的来源,特别说明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 。
(设计意图及建议:此处旨在教会学生利用课文旁批的辅助作用,来快速理清课文内容)
3.如果让你给上述这些信息按重要性排序,你会怎么排呢?
明确:重要性依次递减,由主到次 。这种由主要到次要的结构我们称之为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 。下面我们通过微课一起来学习“倒金字塔结构” 。
4.播放微课《新闻的倒金字塔式结构》 。
教师总结: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倒金字塔结构是按照新闻价值的大小,即新闻事实的重要程度、新鲜程度,以及读者感兴趣的程度等,依次将新闻事实写出的一种结构形式 。由于这种结构格局前边重、后边轻,上头大、下头小,所以称之为"倒金字塔" 。这种结构在消息中比较常见,需要同学们掌握 。
(设计意图及建议:这一环节整体感知课文,培养学生新闻阅读能力,筛选信息能力,提高学习自信心 。给学生引入了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不是生搬硬套的直接讲概念,而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对本则消息重要性的分析,让学生在实例中理解这一概念,并通过微课的学习加深对“倒金字塔式结构”的理解 。)
三、合作探究,品味语言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消息语言的特点 。
1.倒金字塔结构,就是将信息按重要性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由主到次来排列的一种消息写作模式,这种固定的结构方式有利于人们快速筛选信息,符合消息时效性强、快等特点,这些特点就使得消息在语言上与一般文学作品不同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句子,分析划线词语的特点:
第二段中句子示例:
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 。
明确:这一句中“颇有建树”,意思是在事业上有很大成就,这里用来评价普吕多姆的诗歌创作,很有分寸,体现了消息语言客观、准确的特点 。
2.文中还有很多词句,分别体现了消息语言的不同特点,请同学们再细细研读课文,用三五分钟来仔细揣摩文中消息的语言,再将你的发现与小组同学分享 。
学生分享内容可能有:
客观:评价各位科学家的成就时,遣词造句客观,准确严谨 。如:两个发现;颇有建树和卓有成就 。大部分使用陈述句 。引用诺贝尔遗嘱内容,表明了新闻语言的客观真实 。
“建立了促进国际仲裁的各国议会联盟”,简练,准确,使用了限制性的修饰语,显得很客观 。
准确:电头中时间地点与第三段中的信息一致具体,报道的及时 。
具体:第二段一一列举的国籍,姓名等信息;括号里的补充内容说明了消息语言的具体 。
简练:对于颁奖时间和地点的介绍;括号内语言;作者巧妙用新闻背景来表现诺贝尔奖的公正与,客观简练 。
通俗:作者用“黄色炸药、多种炸药”用通俗的语言介绍专业的知识,让读者易于理解 。
朴实:从全文来看,大部分是短句子,显得非常简练;用朴素的语言给我们阐述了新闻的事实,大部分使用陈述句,显得朴实而又客观 。
3.教师总结:通过对这篇课文的研读,我们发现消息的结构常常采用倒金字塔式,消息的语言具有客观、简练、准确、具体、朴实、通俗的特点 。
(设计意图及建议:自主学习,揣摩消息语言特点;合作探究,总结消息语言特点,学习新知 。)
四、拓展阅读,评价人物
反复研读诺贝尔遗嘱,结合课外材料,体会诺贝尔的伟大襟怀 。小组合作用句式说话“我看到了一个___的诺贝尔” 。
文段:诺贝尔的遗嘱里面说:“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人 。”
材料一:诺贝尔虽然成了大富豪,可他和妻子、儿女的生活依然与过去一样,从不奢侈浪费 。他经常把大笔款项捐给慈善事业,毫不吝啬 。诺贝尔慷慨大方之名,很快传遍了各地,因此要求他帮助的穷人络绎不绝,但诺贝尔从不厌烦,总是尽力帮助他们 。这样一来,每天都有大群的贫民等候他救济,诺贝尔深感为难,感到招架不住了 。他写信给哥哥谈起这件事:“我每天光是收到的求助信,就不下20封,估计每天支出的救济费约2万克郎以上 。一年下来就得花去700多万克郎 。
材料二:诺贝尔多才多艺 。他自幼喜爱文学,平时工作再忙碌,他也要偷闲阅读小说和作诗 。他更喜欢哲学,他说:“饭可以不吃,哲学书不可不读 。”正是哲学的思辨和文学的想象力,推动了他的科学发明 。他喜欢易卜生的戏剧,他和法国大文豪雨果的交情也不错 。他不但经常写诗,30岁那年还写了一部名为《兄弟》的小说,后来又写过一部《非洲的光明时代》的历史小说 。1885年,诺贝尔还写过一部《专利病菌》的喜剧,1896年临去世前,又完成一部叫《报应》的悲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