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壹刀:从德国传出的消息,令人吃惊!( 三 )


补壹刀:从德国传出的消息,令人吃惊!

文章插图


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
“对华经济依赖”,这几个月来一直是德国各界讨论的话题 。
2022年,德国的大部分进口来自中国,它们价值1913亿欧元 。中国也是德国一个重要的销售市场 。2022年第三季度,奔驰、大众和宝马的汽车有超过1/3在中国销售……
这样的紧密经贸合作是中德优势互补的产物,符合市场规律和经济全球化规则 。现在却被一些政客渲染为,如果发生冲突,德国可能面临要挟、“导致其政治行动能力受限” 。
在这种意识形态主导的声音之下,去年11月曝光的德国中国战略文件草案显示,德国将着重强调维护人权在德中未来经济关系所起的决定性作用,“经济发展和人权并不矛盾” 。
这就不难理解,为何在去年9月德国外交部召开、商界代表出席的会议上,主题竟然是中国的人权,以及敦促那些公司确保在华开展业务的过程中尊重人权 。
据报道,在去年11月草案曝光之前,就德国的中国战略召开的会议大大小小30多场 。参与制定中国战略的德国外交部亚太司司长司佩兰参加了其中的一多半 。
司佩兰,是德国外交部中最了解中国的人之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她一直从事着与中国相关的工作 。司佩兰会说中文,曾在北京学习,并在2004年至2006年期间担任德国驻华大使馆的贸易促进办公室主任 。
这样一位知华人士,却对中国持批评态度 。
在那篇报道她的文章中,有一段专门描述了中国战略的可能模样:第一,德国希望在对华关系中重新定位自己,建立具有更大互惠性的投资规则 。第二,在欧洲和德国的中国企业需要改变允许高额补贴等“不当行为” 。第三,德国需要摆脱对中国的“过度经济依赖” 。
司佩兰还专门回应过德国企业对于“脱钩”的担心,“减少对华经济依赖性,是风险管理,而不是脱钩” 。
补壹刀:从德国传出的消息,令人吃惊!

文章插图


中德国旗 资料图
其实,更为实事求是的做法应该是,减少那些可能影响供应链稳定、对单一产品或关键基础设施中使用技术的单向过度依赖 。如微电子产业中使用的某些矿物质原材料或某些产业中使用的初级产品 。
但,这绝不意味着减少对华经贸联系 。
历史与事实都已经证明,只有从实际出发,保持相互尊重、理性务实才是发展中德关系的最优解 。
【补壹刀:从德国传出的消息,令人吃惊!】图片来自网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