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块铁架子卖270万,只因是学区“房”?( 二 )


刘雅认为 , 这两类购房群体最在意的是学区的稳定性 。“这个‘铁架房’只有一个空壳 , 并非能住人的房子 , 买家肯定担心万一政策有变无法就读 , 因此有钱的宁愿贴钱买好点的 , 没钱的宁愿早点买个小户型房子” 。
温州贝壳找房房产经纪人陈丽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温州六中学区内的房子大多年代比较久远 , 一些甚至不符合居住条件 。该区域房价通常不是按照平方米计算 , 而是根据房子本身的情况来定价 , “一房一价”是常态 , “比如80平方米的房子价格在三四百万元之间 , 但20平方米的房子也要200万出头” 。
她介绍 , 虽然这片区域的房子售价也受大小、卖相和结构影响 , 但“实际上其价值只在学区” 。
因此 , 这套当地头部学区的“铁架子”房 , 实际上卖的不是房子 , 而是入学名额 。
中国新闻周刊查阅鹿城区人民政府官方网站时发现 , 在《2022年鹿城区初中招生工作实施办法》中 , 明确其报名材料除了户籍相关材料 , 还需房产相关材料 , 而房产相关材料指的是符合入学条件的不动产权证(房屋产权证) 。
该文件中还指出 , 入学温州六中的房产 , 若建筑面积在60平方米以下、20平方米以上 , 领取房屋产权证(包括新购房、买卖、析产、继承等)须满三年 。
此外 , 2015年4月1日及以后领取的房屋产权证 , 三年内仅供一户(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计为一户)家庭子女入学使用 。
这意味着 , 即便只是一堆铁架子 , 只要有房屋产权证 , 且学位三年内未被占用 , 原则上购买该房产 , 可以顺利入读该学区 。
前述潘姓中介则明确表示 , 该“铁架房”产权没有问题 , 可以正常交易 , “读书肯定没问题” 。
面临分流风险
不过 , 即便满足前述入学条件 , 报读温州六中还存在分流风险 , 购买该房产能否顺利入学也存在不确定性 。

几块铁架子卖270万,只因是学区“房”?

文章插图



位于巷道内的“铁架房” 。摄/瑶瑶
据近日鹿城区发布的中小学招生预警 , 温州六中处于红色预警状态(施教区入学生源数达到或超过学校招生规模的100%) 。按照当地政策 , 预警学校(校区)按照《鹿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预警分流机制》相关办法执行分流 。
由于温州六中为第一批红色预警学校 , 这意味着2019年3月31日之后购买该学区房子 , 有可能面临分流风险 。
对此 , 陈丽情表示 , 由于温州六中学区范围相对较小 , 学校又比较大 , 购入相应房产基本上能入学 。但她同时说 , “虽然之前学校年年发布学位预警 , 至今也从未分流过 , 但未来谁也不敢保证没风险 。”
她也谈到 , 由于该房屋缺乏正规房子结构 , 无法实现居住功能 , 失去了房产的基本属性 , 且本身手续也不齐全 , 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商榷 。
北京金诉律师事务所主任王玉臣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 通常来说 , 房子如果坍塌 , 严格来讲房屋的所有权就已经自然灭失了 , 即便现在购入也不一定能办下房屋产权证 。他说 , “如果房管部门或不动产登记部门严格审查 , 发现房子的具体状态 , 可能无法正常交易 。”
“也许现在还能以学区房的名义进行买卖 , 但将来真正用的时候 , 是否真的能用?客观来说 , 它已经毁损 , 不能称之为‘房’了 。”王玉臣说 。
王玉臣认为 , 学区房完全仰赖于学区政策 , 而学区政策并非一成不变 , 甚至可以说变动才是其常态 。学区政策上的些许变动 , 在一夜之间就能让寸土寸金的“风水宝地”变得无人问津 。
在法律方面 , 由于“铁架房”属于非正规建筑 , 如果未来政府部门对此类非正规建筑进行限制 , 购买者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
过去 , 在北京 , 一处西城区胡同里的几平米“杂物房” , 会因属于某学校学区而“身价大涨”;甚至四合院里的一条过道 , 也会因为可以落户并获得附近小学入学资格而被挂牌出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