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数学广角
本单元包括排列组合和简单逻辑推理 。排列组合是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 。重点是渗透排列组合 , 简单推理等数学思想方法 。难点是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是靠问题的意识 。关键是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学习 。
(六)观察物体
本单元包括从不一样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应对称 。这些资料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 。重点是指导学生观察物体、建立空间观念 。难点是在学生“按对称轴画出另一半”等动手实践活动 。关键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适应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教学 , 体现知识的构成过程 。
(七)表内乘法《二》
本单元的资料是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继续学习7、8、9的乘法口诀 。重点是使学生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 , 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 。难点是使学生熟记7—9的乘法口诀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关系 。关键是充分利用2—6乘法口诀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迁移学习7、8、9的乘法口诀 。采用多种方法 , 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熟记口诀的兴趣 。解决问题时要联系生活实际 , 加强直观操作 。
(八)统计
本单元是在一年级学习简单的统计图表的基础上 , 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 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 。重点是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难点是让学生把收集来的信息转化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关键是根据实际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 。注意调动学生的进取性 , 培养学生的实践本事 , 合作创新精神 。
三、教学目的要求
1、明白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 熟记全部乘法口诀 , 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
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 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 , 明白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 初步构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
4、初步认识线段 , 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明白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确定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
5、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 , 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 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 , 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
6、经过实践活动 ,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
7、能辨认从不一样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 , 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应对称现象 。
8、经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 , 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本事 , 初步构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 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
10、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 , 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
四、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教具和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
2、以学生经验为基础 , 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 , 激发学习兴趣 。
3、多设计一些探索性操作活动 , 培养实践本事和创新精神 。
4、加强导优辅差工作 , 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
这学期我的工作任务更重了 , 一年级只是给学生们打好起码最好的基础 , 而二年级开始 , 数学就开始慢慢的变难了 , 这是难度的开始 , 有些学生就是因为在这时打不好基础 , 以致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上始终跟不上节奏 , 学习很难上去 。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 , 我会尽量的让孩子们跟着我的思路 , 慢慢的深入 , 最终把数学学好 , 这是我的教学思路 , 也是学生们提高成绩的重要方法之一 。我相信我能够把我的学生的数学教好!
数学老师教学计划怎么写4
(一)教学资料
本学期教材资料包括下头一些资料: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 初步认识角 , 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 , 表内乘法(一) , 表内乘法(二) , 从不一样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 , 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条形统计图 , 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
推荐阅读
- 小学数学老师教学计划 开学数学老师教学计划模板
- 小学生自制保温杯简单方法 小学生自制保温杯简单方法图片
- 2013年,女老师被人推进窨井后脱光衣物做绳子,求生60小时后获救
- 感谢辅导老师的话语老师的话 感谢班主任的话语_感谢老师的话
- 小学生关于元宵节的作文怎么写 2022小学生写元宵节作文素材
- 拜年语录大全 拜年语录
- 小学生诚实守信演讲稿 诚实守信演讲稿例文
- 小学生诚实守信演讲稿三分钟 学会诚实守信主题演讲稿三分钟
- 小学生诚实守信演讲稿 诚实守信讲奉献演讲稿
- 小学生诚实守信演讲稿 廉洁奉公诚实守信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