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总结心得感悟 骨干教师个人培训总结心得10篇( 七 )


二、学习如何成为了一个专家的型的教师
中学教师应该不仅仅是一个教书匠,还应该成为一个专家型的教师,而这一点正是当今我们大多数中学教师所不具备的,我们更多的是实践,但不会总结,将这些实践形成文字,变成论文只更是我们所不善长的,这次培训有三位教授对这个问题进行专门的阐述,分别是刘良华教授,宋德华教授,黄牧航教授,通过这些教授的讲座,使我们了解了论文的选题、论文的写作准备、写作的基本步骤、写作的基本要求、论文写作的常见的问题与纠正 。黄牧航教授则对中学历史教师的基本课题研究进行专题讲座,让我们了解中学教师如何进行一些相对实用的课题研究方法、步骤 。
三、认识了全省的一些同行
此次培训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参加培训的都是全省教学一线的精英、名师,对教育教学都是自己独到的见解 。所以此次培训又是一个非常好的相互学习的机会 。同时,还是建立友谊的纽带,平时只能在报刊杂志见到名师的老师,通过此次机会,终于可一睹尊容,亦为乐事 。
当然,培训只是一个开始,关键是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应该如何运用这次培训中所学的一些理念与理论,使自己的教学能更上一个新台阶 。
骨干教师个人培训总结心得9
20__年7月10日至24日,我非常幸运地参加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学习 。在学习中,聆听了专家与名师的报告,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也开阔了眼界;结交了一群优秀的同行朋友,探讨了疑惑 。让我对我们的教育与新课程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现将我的学习心得小结如下:
一、在读书中反思 。
本次课程学习,让我充分领略到专家与名师那份独特的魅力――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刘松老师完全通过自身的努力,从一个普通数学老师成长为一名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他从多方面的角度给我们阐述了“恰当把握教学生成,切实提高教学实效”,使我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刘良华教授的讲座:强调广泛的阅读是多么的重要 。这些专家与名师都有一个共同的嗜好——读书,他们充满智慧和灵气的课堂正是得益于他们读书 。读书,可以让自己从不同层面得到丰厚;读书,可以加深自身文化底蕴,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几乎每个专家在讲座结束之前都向我们推荐了几本好书,让我觉得自身知识的贫乏的可怜 。知之而改之,今后我努力的方向就是每天要读书,只要坚持,哪怕读一点点都是好的 。在读书的过程中,还必须要学会思考,在思考中进步 。
二、在教学中反思 。
教师,尤其是一线教师,重要的工作阵地就是课堂 。教师不能只是课堂技术的机械执行者,而必须是课堂实践的自觉反思者 。一定要在课堂教学中保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避免出现形式上的整合――教师跟着课件走,学生跟着鼠标走,教学跟着电脑走的现象 。刘松老师的报告“恰当把握教学生成,切实提高教学实效”更直接的指我们在教学中所需要思考的方向: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矛盾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作为骨干教师培训对象,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使自己具有所教学知识方面的前瞻性 。这样,才能培养出新时期“发现型、发明型、创造型、创新型”的学生 。教师要想以高贵的姿态行走,就要在教学中学会反思,在反思中总结,真正提高教学能力,做一个智慧型的老师 。
培训活动是短暂的,但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专业上,对我而言,都是一个很大的提高 。愿我们的教师像大海那样敞开胸怀容纳百川,像太阳那样,不断地进行新的核聚变,积蓄新能量,做一支永远燃烧不尽的蜡烛,去照亮人类,照亮未来 。
骨干教师个人培训总结心得10
今年的冬天格外的冷,走在街上,寒风瑟瑟扑人面 。来自全省的近四百位省级骨干教师于__年1月18日齐聚在景色怡人的渤海大学,参加了由省教育厅、省基础教育教研中心和渤海大学组织的为期九天的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学习活动 。而此次培训,对于我们这些参训教师而言,却是春意融融暖人心 。九天的时间里,十六位专家标新立异,各显其能,从理论到实践,让我们对小学语文教学又有了全新的认识 。
一、理解课标之新
1月19日,省基础教育教研中心的崔风琦老师和常涓老师对《语文课程标准》(__版)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解读 。崔风琦老师认为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仍要重视“双基” 。在教学中,我们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习惯中学语文 。现在的课堂指向内容分析的过多,我们应该像崔峦老师提出的那样实现从“理解阅读”到“表达阅读”的华丽转身 。对于词语教学,要让学生在感悟中理解,在理解中体验,在体验后运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