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配送 。配送是物流的一种特殊的、综合的活动形式 , 它几乎包括了物流的所有职能 , 是物流的一个或在某一范围内物流全部活动的体现 。一般来讲 , 配送是集包装、装卸搬运、保管、运输于一体 , 并通过这些活动完成将物品送达的目的 。配送问题的研究包括配送方式的合理选择 , 不同物品配送模式的研究 , 以及围绕建设相关的地址的确定、设施的构造、内部布置和配送作业及管理等问题的研究 。
(7)废旧物的回收与处理 。废旧物的回收与处理是物流研究不可回避的问题 。之所以把它视为物流的一种职能 , 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所产生的大量排泄物需要经过收集、分类、加工、处理等一系列活动 , 或使废旧物转化为新的 , 重新返回到生产过程或消费过程或不能成为新的的 , 则需要经过销毁、填埋等方式予以处理 。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 , 人们对于物流的认识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物流的基础知识的内容 , 希望大家喜欢!
一、物流的含义
物流”(logistics)源于美国 , 最早出现在二战时期 , 是美国军事部门为解决军需品的供应问题 , 运用当时新兴的运筹学方法与电子计算机技术对军需品供应、运输线路、库存量进行科学规划而形成的系统管理科学 , 称之为logistic , 我国最早译为后勤学 。
20世纪50年代军事后勤管理的概念和技术慢慢应用到民用工业中 , 流行于美国的实物分拨(PhysicalDistribution)概念传人日本后 , 日本学者平原直先生将之翻译为“物的流通” , 简称“物流” , 经过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今天广为接受的物流管理的概念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引进“物流”概念和相关理论 。为了规范物流概念 , 在吸取国外有关资料的基础上 , 2001年8月 , 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起草并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 , 将物流解释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 , 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显然 , 物流的构成要素既包括使物品的空间移动和时间移动成为可能的运输和储存 , 也包括保障物品顺利转移或流动的各种相关活动 。
二、物流的分类
【物流基本知识】物流活动广泛存在于社会经济领域 , 系统较为复杂 , 难以形成统一的分类标准 。但根据物流服务对象的不同、物流服务空间范围的不同、物流服务目的的不同等 , 可以将物流区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 。
(一)宏观物流和微观物流
根据物流的实用价值可以将物流区分为宏观物流和微观物流 。所谓宏观物流意指社会再生产总体、产业或大型集团的物流活动 。这些物流活动对一国具有较为综合性和全局性的影响 。如:社会物流、国民经济物流、国际物流等 。微观物流指消费者和生产者所从事的或所需的各种具体的、实际的物流活动 , 是针对特定客户、特定产品的物流活动 。包括供应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物流、生产物流、企业物流等 。
(二)供应物流、生产物流和销售物流
根据物流的作用可以将正向物流区分为供应物流、生产物流和销售物流 。为生产企业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或其他物品的活动称为供应物流 。生产物流则指产品生产过程中 , 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等在生产企业内部的移动和保存等活动 。生产物流必须与生产过程同步 , 否则生产过程可能停滞或者出现额外成本 。当物品从生产企业、销售企业向需求者移动时销售物流也就产生了 。
(三)地区物流、国内物流和国际物流
按照物流服务的空间范围 , 可以将物流区分为地区物流、国内物流和国际物流 。地区物流是指在一国疆域之内 , 根据行政区或地理位置划分的一定区域内的物流 。地区物流的合理规划和布局不仅对特定区域内的物流成本、速度和效率产生影响 , 而且对一国的整体物流水平产生巨大的影响 。国内物流是指一国政府为了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总目标而制定的有关物流的总体规划和相关政策法规等 。如:物流基础设施和配套实施的规划、交通法规、投资和税收政策、各种物流装备和单据的标准化等 。国际物流则是指物品在不同国家之间的移动 。较之国内物流 , 国际物流活动更为复杂、难度和风险更大 。
推荐阅读
- 钱学森的世纪之问,问的是什么?
- “婴其呜矣,求其友声 ”是什么意思?
- 自强自立的意思
- 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意思是什么?
- 为什么天地盒耍开孔?
- 天气的英语单词有哪些?
- 黄花梨怎么鉴别真假
- 游戏王时械神
- 伏地魔是什么意思?
- 电焊机的一次线 和二次线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