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曲草有什么美味吃法?( 二 )


鼠曲草,也叫软萩,当地人都叫清明菜或者灰灰草,最寻常的做法当然是做成软萩粑 。
鼠曲草摘回来后,用水洗干净,再把它舂成瓤,把糯米粉和软雀穰倒进盆子,加适量的开水,用力搅拌 。扎碎与糯米粉粘米粉加60℃温开水揉成面团,黑芝麻加白糖拌匀做馅,做成圆饼再用微火烙制而成软萩粑 。
和糯米粉与和麦粉不同,一定要用开水,而且加水不要很多,和匀的软雀面团呈浅绿色,质地柔软 。
鼠曲草面团,如果直接擀薄定型,上火煎或者上火蒸,那就是软萩粑 。
但如果做成青团,更是名副其实 。馅一般先炒熟拌匀,加馅做粑是细致活,又是技术活,一般人做不了 。
馅料的做法是咸蛋黄煮熟,在锅中压成泥,加入肉松,加适量水,炒到软硬适中 。蛋黄粉和白糖混合,甜度自调,加冷水和成糊状,这就是馅料 。
取一小团鼠曲草糯米糊,在手上压成薄片,过上适量馅,捏成球状;
放在刷过油的粽叶或锡纸上,开水锅中煮10分钟,取出,放凉后手摸凉开水会抹在清明粿表面并包上保鲜膜,放入冰箱保存 。
一说到鼠曲草我就想起寿宁的有一首民谣就这样唱:鼠曲草,好做糍,一年四季真稀奇,哥磨米浆妹摘草,烧火煎糍正适宜煎糍饼,糍饼煎,翻来覆去糍煎成,妹让哥来先尝尝,馋得妹囝口水流…… 。鼠曲糍:寿宁当地特色小吃之一,深受百姓喜爱,摘采新鲜嫩绿鼠曲草切细,放入米浆拌均 。(平常我们做饭吃的米浸泡磨成米浆,现在都有机器磨,也可面粉代替不过米浆更好吃)铁锅中放入猪油(个人认为猪油更香) 。油烧到六成热,勺子舀起适量拌好的米浆油煎,越薄越好,煎好后边缘松脆,里嫩清香,吃起来一点都不油腻,寒冬时节,吃上一个热腾腾的鼠曲糍,美味又暖胃,喜欢吃辣的抹上的辣椒酱,吃起那叫一个爽 。如果你有来寿宁,就会发现街边好多煎鼠曲糍的小摊,一层2.5元 。
鼠曲草还有个功效,止咳 。取鲜草炖汤喝,效果非常不错 。
我们这里叫艾蒿,没有苦味还伴着一股清香,喜欢生长在春天干旱的荒废稻田里或菜园田埂边 。清明时节家家做的艾粑粑就是用这种清明草制作的,把从田野里刚采回来的新鲜艾草连它的小黄花一起剁碎,然后加入糯米粉和白糖搅拌均匀,就可以放到锅里小火慢慢地煎,记住不要放太多米粉,这样煎出的艾粑粑更加清香可口,哪怕冷了也不会变硬哦!
我们福建是小吃很多的地方 这个草 我们基本拿去切碎加入米浆做一种叫做鼠曲饼的小吃 。很香
说道黄冈的美味,壹周君最难忘的就是罗田的鼠曲草 。
这种在枝顶有花黄色或淡黄色黄花束,枝叶柄上有着微绒毛的植物,成为了大别山中罗田及英山一带花朝节最应景的美味 。花完全开放的时候,叶子会变成绒绒毛白灰色,就可以摘下来晒干了 。
民间俗语有“清明不打粑,老虎要咬妈”之说,软雀粑是将野生鼠曲草扎碎与糯米粉粘米粉混合成面团,黑芝麻加白糖拌匀做馅,做成圆饼再用微火烙制而成 。
“软雀草”又名清明草与灰灰草,在数千年的时光更迭中,它早已和人类建立了既亲密又疏离的关系 。清明前后,不管是田边地角、岩边石缝、溪岸山路,还是贫瘠干涸的地方都有她们的身影 。不过,她并不像看起来那么普通,《本草纲目》谓清明菜“调中益气,止泄除痰,压时气,去热嗽”,“治寒嗽及痰,除肺中寒,大升肺气” 。
“寒食雨传百五日;花信风来廿四春 。”对于现在很难吃到软雀粑的外地游子,对软雀粑的情怀是停留在“童年味道”的回想中,庆幸的是,拜电商的热度,已有不少游子可以通过邮购来一解乡愁 。
罗田的“燕儿谷 美食 铺子”里,人气最高的则是时令季最强、售卖季最短的“软雀粑” 。
做法不算太难,软雀摘回来后,用水洗干净,再把它舂成瓤,把糯米粉和软雀穰倒进盆子,加适量的开水,用力搅拌 。和糯米粉与和麦粉不同,一定要用开水,而且加水不要很多,和匀的软雀面团呈浅绿色,质地柔软 。
黑芝麻加白糖做馅待用,馅一般先炒熟拌匀,加馅做粑是细致活,又是技术活,一般人做不了 。
做好的软雀粑圆饼用锅至微火烙制而成,烙粑倒没什么讲究,加点油,烧热后放粑,待粑皮烙硬了就翻面 。如此反复多次,粑就熟了 。完全烙熟的粑,是柔软的,有些黏 。
①选新鲜刺少的鱼,取鱼肚肉去刺,剁成鱼泥,加入适量的淀粉和水搅拌均匀;
②继续加入适量的葱花、姜末、盐搅拌,拌匀后加入少许清油,再用手搓成一个个适当大小的丸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