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节气的来历及传统美食( 二 )


11、夏饼

夏饼又称麻饼,形状各异,有状元骑马、观音送子、猴子抱桃等,而夏饼经常用于母亲送给已出嫁的女儿 。在立夏吃夏饼,有不病夏、不瘦夏之说 。
12、春卷
春卷分饼和菜两部分,卷菜的饼一定要是新鲜做得的烫面薄饼,讲究圆、薄、滑 。擀好的饼一定要再上面轻轻抹一层油,为的是不让饼和饼之间粘连,同时吃起来口感也较为爽滑,配着卷在里面咯吱咯吱作响的蔬菜,一软一硬,口味一流 。
13、面条
立夏时节,老北京讲究吃面,意在庆祝小麦丰收 。有句话说得好:入夏面新上天 。其寓意立夏吃面可强健体魄,为人们带来好运 。
14、尝三鲜
无锡民间历来有立夏尝三鲜的习俗 。三鲜分为地三鲜、树三鲜和水三鲜 。地三鲜是指黄瓜、苋菜、蚕豆;树三鲜指樱桃、枇杷、杏子;水三鲜则是指螺蛳、鲥鱼、河豚 。
15、鼎边糊
立夏时节,福州人要吃鼎边糊(又称锅边糊),是用米浆涮锅边,再加入虾米、木耳、苋菜、香菇、花蛤等做成的风味小吃 。煮鼎边糊,也叫“做夏” 。
立夏饮食注意事项
1、忌过食生冷
夏天炎热,人们特别喜欢吃冷的食品,但往往忽视了冷饮凉食的卫生容易引起肠胃疾病 。老人、小儿、应该特别注意膳食的合理搭配,好适当 。吃些易消化的冷食 。夏天蔬菜生吃是很多人的佳食谱,但不能只图一时嘴馋而多吃,否则容易导致消化不良,引起胃肠功能障碍(如腹胀、腹泻等)
酷暑当头,蔬菜生吃的确有很大的诱惑,烹调时可以用开水浸泡,然后冷吃(如芹菜、菠菜、白豆腐等) 。在做凉菜时可以添加一些醋、生姜、食盐等作料,醋能解毒,能促进消化,生姜可祛寒,也能促进消化 。做冷食,切忌用猪油,不宜用茶子油、菜子油,以麻油为佳 。夏季的食品容易腐败变质,蔬菜一定要洗干净,剔去枯黄、有虫点的,特别要注意夏季的饮食卫生 。
2、忌过饱
能暴饮暴食就是不能过饱,尤其晚餐更不应饱食 。谚语说:“少吃一口,活到九十九 。”《黄帝内经?素问》指出:“饮食有节”、“无使过之” 。老人、小孩消化力本来不强,夏季就更差,吃得过饱,消化不了,容易使脾胃受损,导致胃病 。如果吃八成饱,食欲就会继续增强 。
3、忌“水果化”
盛夏大量的时令水果上市,加上天气炎热,食欲不振,很多人都喜欢多吃水果以补充营养 。不少爱美的女士更是坚信“一天三顿水果,修身养颜两得”,或者干脆用水果来代替饮食 。但是,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在盛夏尤其要注意饮食营养的补充 。
吃水果虽能摄取大量的维生素和水分,但不能忽视其他营养的均衡摄入,因此,吃水果要适度 。人体所需的基本营养物质有碳水化合物、矿物质、蛋白质、氨基酸等,但仅靠吃水果无法满足这些营养物质的需求 。如果饮食长期“水果化”,那将对人体的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都会产生不利影响,而且会造成身体营养不均衡 。
在吃水果之前,重要的是消毒、清洁 。但是,葡萄、草莓、杨梅等表皮中往往会残留一些农药或细菌,如果清洗不干净或是误食有毒的水果,便会出现头疼头晕、恶心呕吐,严重时还伴有流涎、腹泻等症状 。在吃水果时,清洁很重要,好将其放在清水中浸泡一个小时(不宜用洗涤剂或消毒液来清洗水果) 。
夏季身体消耗特别大,对于一些特殊的群体,在吃水果的时候更需要注意 。孕妇在选择水果时,应避免吃“冷性水果”(如冰冻西瓜),否则会刺激肠胃导致腹泻,容易引发早产 。民间有“一颗荔枝三把火”的说法,荔枝属于温性食物,多吃容易“上火”,会导致便秘、齿痛、面部疥疮、口腔溃疡等疾病 。因此,在选择水果时,应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