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的养生小知识 早安秋冬季养生小知识( 二 )


3.朝喝盐水晚喝蜜
入秋后会经常觉得口渴,光喝白开水,不能抵御秋燥 。人体水分,很快会被蒸发或排泄出体外,所以,应该“朝朝盐水,晚晚蜜汤” 。就是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点蜜水,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一举三得 。
1、调理饮食 。
秋季膳食要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原则 。年老胃弱者,可采用早餐食粥法来益胃生津,如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 。
此外,还应多吃一些酸味果蔬,少吃辛辣刺激食品,这对护肝益肺是大有好处的 。2、早起早睡 。
祖国医学主张秋季“早起早睡,与鸡俱兴” 。早睡可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可舒达阳气 。

现代科学研究证实,秋天适当早起,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同时起床时不宜过急,适当懒床几分钟,舒展活动一下全身筋骨,对预防血栓形成也有重要意义 。脑血管疾病在秋末冬初发病率极高,发病时间多在长时间睡眠的后期,这是因为在睡眠时血液在脑血管的流动速度变慢,血栓容易形成之故 。
3、重调达情志 。一般来说,秋天人的情绪不太稳定,易于烦躁或悲愁伤感,特别是身临花木凋零,秋风萧瑟深秋,常会在一些人(特别是老年人)心中引起苦闷与垂暮之感 。
因此,秋季养生要以调达情志、培养乐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为主 。在阳光明媚的天气里,外出观赏风景、喜悦溢于言表,可使忧郁愁烦顿消,令人心旷神怡,给生活增添无穷的乐趣 。
4、预防秋燥 。秋天气候干燥,皮肤内的水分蒸发快,易使人出现皮肤干裂、皱纹增多、咽喉燥痛、大便秘结等症状,因此预防秋燥是重要的秋季保健原则;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重视补充机体水分,要避免过劳和剧烈运动使津气液耗损 。
为了防止皮肤干燥可涂擦各种护肤霜 。但应注意口唇干裂不可擦甘油,更不可用舌经常舔口唇,否则会使口唇干燥皲裂 。
5、增强抗病能力 。俗话说得好:"春捂秋冻,不生百病" 。
秋天气候渐冷,衣服不可一下增加过多,有意让机体冻一冻,经受一些寒凉之气的锻炼,也是增强机体对冬季寒冷气候适应能力的重要方法 。金秋时节天高气爽,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期,尤其应重视耐寒锻炼,如做早操、慢跑、冷水浴等,可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
6、预防气候突变 。秋末气候转凉 。
这个时期是中风和心肌梗死的高峰期,极容易导致患者猝死 。此外,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心病的人,对气候的变化也很敏感,很容易导致旧病复发、病情恶化与死亡 。
因此,患有这类疾病的患者应特别注意提高惕,加强预防,家中应备有急救与治疗药品,以防万一 。过去有一句俗话,叫“寒露不算冷,霜降变冷天” 。
到了霜降,那就气温变化已经接近于冬天了 。因此到后半季节,可以说到秋天的最后,那已经是季节接近一种寒冷而不是凉爽了 。
所以到那个时候,保养会要更加注意一些 。
适当用保健食品,最好选择中草药保健食品,以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及呼吸道感染 。
注意锻炼身体:
秋冬季节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调养肺气,提高肺脏器官的功能,而且有利于增强各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体对外界寒冷刺激的抵御能力 。锻炼方式因人而异,选择个人所能承受的运动,其中有耐寒锻炼,增强机体适应寒冷气候的能力,如冷水洗手面加之摩擦按摩 。运动时不要穿得太厚,应稍有“冻”感,切勿搞的大汗淋漓,当周身发热,尚未出汗即可停止 。尤其老人的锻炼要量力而行 。要注意防受凉,运动时不要穿的过少,身体发热时不宜一下脱得太多,切忌穿汗湿衣服在冷风中逗留,以免着凉 。在运动锻炼前做好充分准备活动,以防运动损伤 。运动者在锻炼后应多吃些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食物,以养阴益气、维护和巩固肺功能,达到清肺热、利咽喉的目的 。
精神调养:
秋冬季精神调养要做到安然恬静、情绪稳定、胸怀开朗、心情舒畅而达到养精蓄锐 。由于气候变化不定,冷暖交替,给人的生理、心理带来一定影响 。因而必须注意心理上的调适,正确把握自己,学会自行解脱 。可采取与朋友交流沟通、参加户外活动及文体活动等方式,进行调理 。
冬季清晨养生法: 1、选择适合的洗脸水温 秋天气候干燥,正确的洗脸方式不但可以让你的肌肤变得更水嫩,还可以减少皱纹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