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判断知识点 常识判断日常( 二 )


这是2012年的国考真题,就可以用到这种方法 。
技巧二 举个例子,破解难题
常识判断中有部分专业性比较强的题型,主要集中在经济和法律部分 。面对这些题目,一方面本身对基础的概念要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非该专业相关的考生来说,理解起来可能还是比较困难,那么怎么办呢?蒙吗?其实举个生活中的常见例子,可以帮助我们有效理解这些题目 。

例:汇率变动会对一国对外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假如某国货币升值,则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不利于出口贸易 B.有利于公民出境旅游
C.会导致热钱流入 D.有利于消除贸易逆差
这道是2011年的国考真题,在常识判断中属于难度较大的了 。解答这道题首先要知道货币升值指的是一国的货币对外币价值的上升 。下面就可以举例子了:以人民币对美元为例,原来7元兑1美元,升值后6元兑7美元 。那么出口商赚了相同数量的美元,兑换的人民币就少了,不利于出口 。中国公民到美国旅游,同样数量的人民币可以兑换的美元多了,有利于出境旅游 。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情况下,大量短期套利的热钱会流入 。因此本题选D 。gwyzk.com
技巧三 排除绝对,提高比例
如果要问什么方法是做选择题的“神兵利器”,毫无疑问——排除法 。无论是什么题型,除了刚好撞到你“枪口”上了,都或多或少能用到排除法,常识判断也不例外 。
例: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与影响越来越突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我国的出口贸易额在“金砖四国”中位居第二
我国目前是二十国集团中唯一的亚洲发展中国家
我国在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上提出了单位GDP碳减排的量化目标
我国已与周边所有的邻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
选项B中有一个绝对形容词“唯一”,D项也有“所有”,所以这两项基本可以排除了 。这样准确率就提高到了50%,剩余的选项就可以通过已有知识进行分析,选择C项 。排除法特别适用于对题目知识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如果选项中出现过于极端、绝对的词语,往往可以排除此选项 。
从国考所有常识判断的真题可以分析出,常识判断出题的定位是在考查日常工作、生活中应知应会的基本常识,不涉及专业性或是学科倾向性较强的题目 。
在这些考察的知识中又以法律、政治、经济为主,所以考生需要对一些基础法律部门、政治、经济等常识一定要有所了解并能够活学活用 。其次是在时政方面要有所涉猎,2009年国考常识判断部分将近有一半的题与时事有关,如奥运会、改革开放30周年、经济收入分配、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汶川地震等多个时事热点,所以从这点上能解构命题人考查侧重角度 。
考生可在平日复习之余多看报纸和电视,如《参考消息》、《人民日报》等 。对一些引起讨论的热点要多加关注,并且要对我们国家的大政方针(十七届四中全会报告、通过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等) 。
我们国家报道到的一些国内外事件也要有所了解,做到心中有物 。对于历史、自然、科技这些,中学教材或读物是很实用的材料,复习方法以浏览为主,由于材料内容太多,强行记忆、机械记忆几乎没有可能,我们提倡柔性记忆,也就是通过反复阅读来深化大脑中的记忆痕,形成大致印象即可 。
一、常识判断
常识判断近几年考试都是放在了第一部分 。共计20道题 。常识考察包括的政治、经济、法律、科技、历史人文、地理、生活常识、生物医学等知识领域 。可谓是无所不包 。需要大家平时多积累 。将其安排进每天的学习当中 。
二、言语理解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
言语理解在整个试卷的第二个部分,共计40道题 。
三、数量关系
数量关系在国考中的题量不一样 。副省级的15道题,地市的10道题 。
四、判断推理
判断推理在国考中的考察40道,图形推理、定义判断、逻辑判断及类比推理各10道 。判断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句和文字材料的认知和理解、比较、组合、演绎、综合判断推理等能力 。
五、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主要类型有文字类资料、表格类资料、图形类资料和综合类资料(主要是前面三种基本资料的组合)四种基本形式 。综合考查应试者的阅读、理解、分析、计算等方面的能力 。在过去的几年一般考察4篇材料,每篇材料配5到题目,共计20道题 。
您好,中政在线 公务员备考专家为您答疑! 常识判断和日常的生活和工作经验有很大的关系,通常很难在短期内得到质的提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