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的概念形成之后虽然相沿了两千多年,但这几种粮食作物在全国的粮食供应中所处的地位却因时而异 。五谷中的粟、黍等作物,由于具有耐旱、耐瘠薄,生长期短等特性,因而在北方旱地原始栽培情况下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至春秋、战国时期,菽所具有的“保岁易为”特征被人发现,菽也与粟一道成了当时人们不可缺少的粮食 。与此同时,人们发现宿麦(冬麦)能利用晚秋和早春的生长季节进行种植,并能起到解决青黄不接的作用,加上这时发明了石圆磨,麦子的食用从粒食发展到面食,适口性大大提高,使麦子受到了人们普遍的重视,从而发展成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并与粟相提并论 。儒家经典《春秋》一书中,它谷不书,至于禾麦不成则书之 。可见,圣人在五谷之中最重视麦与禾 。西汉时期的农学家赵过和氾胜之等都曾致力于在关中地区推广小麦种植 。汉代关中人口的增加与麦作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直到唐宋以前,北方的人口都多于南方的人口 。但唐宋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 。中国人口的增长主要集中于东南地区,这正是秦汉以来被称为“地广人稀”的楚越之地 。宋代南方人口已超过北方,有人估计是6:4;此后至今一直是南方人口密度远大于北方 。南方人口的增加是与水稻生产分不开的 。水稻很适合于雨量充沛的南方地区种植,但最初并不起眼,甚至被排除在五谷之外 。然而却后来居上 。唐宋以后,水稻在全国粮食供应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据明代宋应星的估计,当时在粮食供应中,水稻十分之七,居绝对优势,大、小麦、黍、稷等粮作物,合在一起,只占十分之三的比重,已退居次要地位,大豆和大麻已退出粮食作物的范畴,只作为蔬菜来利用了 。但是在一些作物退出粮食作物的行列时,一些作物又加入到了粮食作物的行列,明代末年,玉米、甘薯、马铃薯相继传入中国,并成为现代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五谷杂粮有哪些好处 五谷杂粮有哪些?】
推荐阅读
- 《汤姆索亚历险记》好句好段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好段有哪些
- 已购公有住房和商品房的区别 公有住房购买后属于商品房吗?
- 有人说进厂打工努力有没前途?你怎么看?
- 秋分的五谷杂粮及民间禁忌大全
- 愿所求皆所愿,所盼皆可期,所有美好都会在最后相遇! 愿所求皆所愿什么意思
- 哪些油属于色拉油 哪些属于色拉油
- 黄骅港离大同多少公里
- 闲鱼消费者保障怎么开
- 武当有哪些功夫
- 江苏适宜种植哪些水果 江苏适合种植哪些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