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例文( 三 )


教学反思:同样注重口语的表达,有的学生说电扇是旋转现象,还有的学生说水龙头是旋转现象,必须纠正:电扇扇叶转动是平移现象,打开或关闭水龙头时是旋转现象 。
教学内容:单元综合练习
教学目标:
1、整理和练习图形和变换,巩固平移和旋转的表象
2、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互相帮助的合作意识 。
教学重难点:画平移的后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数平移距离
1、观察43页第一题,让学生说一说怎么样数平移的距离 。
2、动手涂颜色 。
3、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样找到那条船的 。
二、画平移后的图形 。
1、先让学生给43页第二题的四个点标上记号 。
2、问学生,图形移动3格上边的点移动几格?图形的大小还是保持原来的样子吗?
3、学生讨论,该怎么样画平移后的图形 。
4、学生汇报方法 。
5、老师总结:先找好四个点移动后的位置,再把四个点连起来就可以得到一个平移后的图形 。
6、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第2题的两个要求 。
7、独立完成44页第5题 。
三、判断练习
1、判断哪些物体的运动是平移和旋转 。
2、判断哪些角是直角,锐角和钝角 。
四、动手操作
自己动手或小组合作完成45页的做一做 。
五、动手完成剪一剪 。自学剪一剪,在全班展示作品 。
教学反思:结合动手操作,才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平移现象 。强调无论怎么平移,方向是不变的这个道理 。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最新例文5
《连加连减》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前面所学计算方法的综合练习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提高计算能力 。学生对连加、连减运算顺序在一年级上、下册已经学过,因此我将这节课的重点放在教学连加、连减中需要竖式计算的 。
我认为这节课的亮点就是让学生自主探讨学习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教育的宗旨不在于把尽可能多的东西教给学生,取得尽可能大的结果,而首先在于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学会怎样发展自己,以及离校后继续发展” 。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什么,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如何学习,让学生真正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主动发展,成为学习的主人 。由于前面已经教学过列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一年级也已经知道连加的运算顺序,所以出示了28+34+23这个连加算式后,让学生根据前面的经验,列竖式计算,学生交流汇报后,我再针对学生平常容易错和忽视的地方给与强调,规范写法,这样的能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
当然,这堂课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很多值得我深思的地方:
一、计算教学是否需要情境 。教学中创设情境是为了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但是不是每一个内容都需要情境呢?什么样的情境才是有效的呢?比如在教学《连加连减》时,我是由帮农民伯伯摘西瓜这一情境引入的,到底我的这个情境对学生学习这节课的内容有多大的作用呢?如果改为由复习前面学的列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引入,这样让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来自主探讨列竖式计算连加会更好呢 。
二、当课堂上出现多种算法时,不能急于去优化哪一种,而是要学生经过选择、比较,自己实现算法的优化,让他们经过自己的切身体会,选择出方法,这样的理解才能更深刻 。
另外,在教学时要钻研教材,要有机整合、研读教材,注意前后知识的渗透,为以后相关知识的教学埋下伏笔 。如,学生知道了三个数连加怎样列竖式,那加个数,四个数连加,还会做吗?这样能帮助学生真正理解用竖式做连加;还有就是我们知道满十要向前进一,那现在如果是列的三个数字直接相加的竖式,那就有可能满20,这要怎么办呢?这些问题在这里都可以涉及到,变成是满几十就向前进几,为后面要学的知识做好铺垫 。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应继续深入学习课标,研究教材,多浏览教育教学书刊,多上网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加快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步伐,注意积累,让孩子们都获得更多的收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