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航天的小知识 收集航天小知识( 三 )


第一次参加太空飞行的航天员,在进入太空后的头两三天,约有30%-40%的人出现“空间适应性综合症”(它是运动病中的一种),其他人不会出现这种症状 。血液流向上身,使鼻窦和舌充血,影响人的感觉,一周左右的时间,航天员体内就会出现适应失重的反应 。
nbsp;在失重情况下,脊椎由于没有重力的作用而变长了,使得人变高了(长高1-2英寸) 。在失重情况下,当所有的肌肉放松的时候,就会出现大腿轻轻的向上抬起,胳膊向前方舒展开,身体略微弓着,仿佛是在水中一般 。
由于没有“上”或“下”的感觉,需要依靠别的标志来确定“上”和“下”,在航天飞机内部设计时,考虑用天花板和地板的不同来定位 。nbsp;在微重力的情况下,航天员常常产生错觉 。
当航天员告诉自己的大脑哪个方向是“上”,它立刻会认为那是错觉 。这样,在太空定位、转移或运动等感觉与在地面上不一样 。
在太空行走是非常轻松的,航天员很快就习惯到处行走和用固定足的方法将自己固定在空间站上 。穿上航天服在太空中行走变得困难得多,这是因为工作服体积大,就像套上一个气球,视觉和触觉都受到了限制 。
nbsp;4.nbsp;你可以穿多长时间的航天服?nbsp;一般可以穿5-7小时 。当然也要视航天服的中的可消耗材料的情况,例如氧、电量、冷却水等 。
航天服简直就是小型太空船,穿航天服工作是很辛苦的 。穿着的时间也与穿着者对舒适性和耐磨性要求有关 。
nbsp;5.如果在太空中遇到骨折或重病如何处理?nbsp;幸运的是,美国宇航局上天的120名航天员从来没有碰到这种情况 。在早期曾发生过阿波罗13号航天员佛瑞德尿感染的问题及小规模的流感的问题 。
太空船上总会带上足够的药品以应付这些突发事件 。一旦在围绕地球飞行过程中发生意外,不管是在航天飞机上或在国际空间站,都要以最快速度将航天员送回地球 。
美国宇航局也为国际空间站开发了一个大型的七人座的返回舱,是为在特别情况下作为“太空救护车”使用的 。nbsp;如果发生骨折,在太空船上也准备了固定骨骼的器材 。
当人类出发进入外太空,比如在探险火星的时候,太空船上将携带医疗设备,有一名或多名航天员是经过良好的医学知识训练的,他们可以进行救护和治疗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短期内返回地球是不可能的 。
可能情况下,飞船上将配备经验丰富的医生 。nbsp;6.nbsp;空间站可以能容纳多少人?nbsp;国际空间站最多能容纳7名 。
第一颗卫星 :东方红一号 第一次载人航天的宇宙飞船:神舟五号 宇航员 :杨利伟 第一次多人载人航天的宇宙飞船:神舟六号 宇航员:聂海胜 费俊龙 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 宇宙环境是极为恶劣的,对人体有害的主要因素是高真空、高缺氧、宇宙辐射、温度差异等,这些不利因素会对人体产生严重伤害 。
面对严峻的宇宙空间环境,我们的科技人员为其研制了一个基本与外界隔绝的密闭环境即密闭座舱,用来保护航天员 。飞船在航天飞行中的昼夜周期和我们在地球上的昼夜周期是不同的 。
地球上的一天是一次日落日出,并定为24小时 。空间飞行时的一次日落日出,周期长短不一,因为它和飞船绕地球飞行的轨道高低相关 。
轨道高,昼夜周期就长;轨道低,昼夜周期就短 。飞船航天飞行期间的昼夜周期,白天和黑夜时间长短是不一致的,白天时间长,黑夜时间短,90分钟一个昼夜周期,最长的黑夜仅仅是37分钟 。
飞船由地球阳面进入阴面时,就如同由白天进入黄昏黑夜一样 。航天飞机速度很快,太阳落山时也如“旋风”一样迅速地隐去 。
站着睡躺着睡都一样 在宇宙空间最特殊的就是睡觉姿势,失重时,身体完全放松会自然形成一种弓状姿势 。航天专家认为,在太空中睡眠,身体稍微弯曲成弓状,比完全伸直平躺着要舒服得多 。
航天员在太空飞行中,睡袋一般固定在飞船内的舱壁上,如果不这样,飞船内的姿态在发动机开动时,就可能跟舱壁碰撞 。所以,航天员一般还是喜欢将睡袋紧贴着舱壁睡觉,这样就像睡在床上一样舒服 。
在失重时,反正分不清上和下,站着躺着睡都一样,所以,航天员既可以靠着天花板睡,又可以笔直地站着靠墙壁睡,想怎么睡都是可以的 。由于人在失重时飘浮,航天员行动起来会感到困难和不方便,动作都不像在地面上那样协调 。
坐立不稳摇摇晃晃,稍一抬头仰身就有可能来个大翻身,弯腰时又可能翻筋斗,所以一切动作都得小心从事 。飞向太空就是人类最美好的遐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