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中秋节赏月800字高分作文( 二 )


看着看着,爸爸意味深长地说:“虽然科学家早给月亮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但有故事的中秋之夜是多彩的,有文化的中秋之夜是有魅力的 。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的中秋之夜会演绎出更动人的诗篇 。”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就是:有故事的生活才有滋有味 。
去年那个中秋,全家都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之中,意犹未尽 。中秋之后,在人们的期待中,举世瞩目中,“神七”发射成功,神秘的太空也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 。
高一中秋节赏月800字作文3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 。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
【高一中秋节赏月800字高分作文】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 。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 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 。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 。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 。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 。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 。
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 。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 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 。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
虽然祭月的习俗开始年代无法确定,就现有的文字资料来看,汉代枚乘的《七发》中说,“客曰:将以八月之望,与诸侯并往观潮于广陵之曲江”,这或许是今天中秋后观钱塘潮风俗的由来 。大约到了魏晋之时,开始有了中秋赏月之举,但未成习 。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欧阳詹在《长安玩月诗》序中说:“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 。稽之大道,则寒暑匀,取之月数,则蟾魄圆 。”待到宋时,才正式定为中秋节:“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月饼被列为节日佳品,苏东坡就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佳句 。南宋中秋节活动,则更为丰富多彩:民间以月饼相馈,取团圆之义 。是夕,人家有赏月之举,或携湖海,沿游彻晓 。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 。并在江上施放万盏“小点红”(小羊皮灯),灿如繁星,十分可观 。明清以来,“赏中秋”的风俗,更加盛行 。许多地方还形成烧斗香、走月亮、放天灯、树中秋、点塔灯、舞火龙、曳石等特殊习俗 。至今,每逢中秋佳节,民间仍盛行赏月、吃月饼和团圆饭以及舞龙、点塔灯等习俗 。
高一中秋节赏月800字作文4
那一轮满月带着丝丝忧愁,久久的悬挂在黑布似的天空上,一朵朵沉甸甸的乌云遮住了月亮那皎洁的月光 。“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个中秋之夜,我想起了远千里之外的姥姥 。姥姥,您还好吗?

姥姥,虽然您身在遥远的广州,而您的心却永远连着我的心,手永远牵着我的手 。姥姥,和您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您的笑容却永远留在了我的脑海,我的心中……
记得刚上小学时的我,每天放学都往姥姥您家跑,把每天学过的古诗、童谣背给您听,而姥姥您总会捏着我胖乎乎的小脸,笑眯眯地说:“我们的小菲菲真乖,真棒,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我也总是乐滋滋的笑着,自豪的又为姥姥您说一句甜言蜜语或唱一首动听的歌,让姥姥您开心的不得了 。面现在的我,每天放学后也会情不自禁地走向您家,这时才发现,原来只剩下空房子,可是屋里仍会久久荡漾着我们的笑声……
姥姥,前年我和妈妈去广州看您,那是一段多么快乐的时光呀!您带我去游乐场,陪我一起坐小火车,陪我逛商场,给我买了好多衣服 。姥姥,那时您开心的像一个孩子,就像是我的朋友 。当我和妈妈斗嘴、惹妈妈生气时,姥姥您会板着脸,教育我,一边又说着妈妈,让她消消气 。我也会在您的教导之下,向妈妈承认错误,逗妈妈和您开心 。时间总是过得那样快,不知不觉中,我们又要离去,火车上,我哭了一路,我想您,姥姥!去年暑假您回来看我,匆匆的相聚之后,您又走了,您还要照顾刚满一岁的小妹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