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二 )



6、加强演示、观察与操作,让学生经历用数字和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 。对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拓宽知识面 。
7、重视基本口算和笔算的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
8、利用家长联系本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适当交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数学的方法 。
六、转变后进生方法及措施
1、坚持多表扬少批评,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帮助其树立信心;
2、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逐步培养他们的自觉性及上进心;
3、利用课余时间给予耐心辅导,安排成绩好的和他们坐一块,以便帮助他们学习,共同提高成绩 。
4、与家长联系,使学校与家庭达成共识,共同培养好学生 。
七、课时安排:共计约60课时
1、认识图形(二)(4课时)
2、20以内的退位减法(16课时)
十几减9……………………………………3课时
十几减8、7、6……………………………………4课时
十几减5、4、3、2……………………………………2课时
综合应用……………………………………4课时
整理和复习……………………………………3课时
3、分类与整理(2课时)
分类、整理……………………………………1课时
统计表……………………………………1课时
4、100以内数的认识(10课时)
数数数的组成……………………………………4课时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3课时
综合应用……………………………………1课时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1课时
摆一摆,想一想……………………………………1课时
5、人民币的认识(4课时)
认识人民币……………………………………2课时
简单的计算……………………………………2课时
6、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5课时)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2课时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4课时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6课时
整理和复习……………………………………2课时
7、找规律(4课时)
找规律……………………………………4课时
8、总复习(5课时)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文2
一、学生情景分析:
二年级学生一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进取思考,进取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 。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 。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 。个别学生还没到达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一些资料: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与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这册教材的重点资料是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及用数学解决问题 。
表内除法的编排体现了两个特点,第一,在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的基础上,教材集中安排了表内除法的教学 。第二,不再明确区分“等分除”和“包含除”,在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和感悟两种不一样的生活原型(把15个苹果平均分成5份;24人租船,每船限乘4人),从而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 。
万以内数的认识改变了原有的编排结构,先教学1000以内的数,再教学万以内的数,出现了数位顺序表和近似数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编排具有过渡的特点:在上一册百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三位数(几百几十)的笔算加、减法,为进一步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作好准备 。本单元还结合几百几十的加、减法,安排了估算的教学资料,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根据具体情景,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
解决问题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的资料,第一,安排了解决问题教学单元,以学生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资料为素材,展示学生在实际活动中碰到的各种问题;二结合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适时安排解决问题的有关资料,让学生在掌握了一些数与计算知识后,学习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图形与变换一章,资料包括“锐角和钝角”“平移与旋转” 。与原有教材相比,“锐角和钝角”的认识明显提前了,“平移与旋转”是新增加的资料 。在量的计量方面,教学克和千克,突出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经过自主探索和动手实践的活动感受克和千克,初步建立质量观念 。在统计知识方面,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统计的意义,学习简单的数据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五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本册教材还安排了“找规律”的教学资料,引导学生经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探索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 。不仅仅使学生明白现实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本事,发现和欣赏数学美、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