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综合金融怎么样(上海平安综合金融工作怎么样)( 二 )


第三类为交易业务 , 是跟机构端或者金融机构端打交道的TOF端交易模块 , 有保险资管、养老险年金、平安基金、理财子公司、证券资管和银行的金融市场 。因为属性相似 , 谢永林推动统一研究、统一债券信用评级、统一系统、统一评价、部分统一策略 , 让他们取长补短 , 实现共赢 。
第四类为内嵌式业务 , 是开展基于生态、基于场景的紧密协同 。
“核心是把专家用最短沟通半径集中起来 , 实现资源协同、能力协同的效益最大化 , 从轮子到汽车 , 从单打独斗到协同作战 。”一向善用比喻的谢永林总结道 , 团金新模式经过近半年时间的运行 , 效率效能均有明显提升 , 整体还是很顺畅的 。
值得注意的是 , 平安集团在2019年报中首次披露团金战绩 , 谢永林的团金新模式带来了爆炸式增长效应 。
2019年 , 集团整体综合金融保费对公渠道增长115.5%%;团体综合金融模式推动的融资规模爆发式增长逾 1.4 倍至 2967.42 亿元 。作为集团团体业务的发动机 , 平安银行渠道优势凸显 , 2019年银行推保险规模、银行推融资规模同比分别增长326.6%、140.4% 。
“过去一年 , 银行与集团内专业公司合作落地投融资项目规模增长137.5% 。我们把银行、投行整合后 , 通过‘商行 投行 投资’的综合金融手段服务大客户 , 已有一些成功案例 , 未来有望快速复制 。”谢永林表示 , 这不仅是对公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 也是银行作为团金发动机的另一种展现方式 。
同时 , 团体业务还是优质资产的提供平台 , 助力集团个人业务稳健发展 , 并持续为保险资金配置提供资产 。截至2019年12月末 , 团体业务为个人业务提供资产余额达1.23万亿元 , 较年初增长10.2%;为保险资金配置提供资产余额达4947.60亿元 , 当年新增966.16亿元 , 同比增长101.3% 。
“对集团来说 , 团金和个金是交相辉映的 。”谢永林称 。
疫情冲击下的科技护城河
眼下 ,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整个中国银行业带来新考验 , 复工延迟、营业受阻 , 中小微企业备受冲击 。
那么 , 疫情对平安银行影响几何?谢永林表示 , 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是阶段性的 , 主要体现在消费类信贷上 , 对公司一、二季度的负面影响比较明显 , 但疫情过后 , 随着消费、经济发展的复苏 , 信贷需求也会反弹 。
目前 , 整个消费信贷业的逾期都在上涨 。“好在平安银行2018年初就收紧了客户准入门槛 , 所以抗风险能力还算强 。”谢永林介绍称 , 平安银行在这方面人才队伍的能力较为突出 , 例如张慎 , 从美国运通跳槽到平安银行 , 目前任零售风险管理部总经理兼信用卡中心风险总监 。“他是北京大学毕业 , 俄亥俄州立大学统计学博士 , 这么一个人在美国运通工作20年 , 管了21个国家的风险 , 什么消费信贷危机各方面都经历过 , 他有经验 。”一介绍旗下优秀人才 , 谢永林如数珍宝 。
他表示 , 对公业务上 , 三年来平安银行对信贷组合做了很大的结构性调整 , 聚焦重点行业、重点地域、重点客户 。由于这次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是餐饮、旅游、影视娱乐等行业 , 而这些行业的信贷敞口占平安银行整体对公信贷的比例很低 。
沧海横流 , 方显英雄本色 。“对于平安银行来说 , 这同时也是一个转危为机的好机会 。”谢永林称 。
三年来 , 平安银行对内对外不断输出并强化“科技引领”概念 。截至2019年末 , 平安银行的科技人员(含外包)已经超过7500人 , 较上年末增长超过34% 。2019年 , 该行IT资本性支出及费用投入同比增长35.8% , 用于创新性研究与应用的科技投入达10.91亿元 。这个规模和投入不但排在股份制银行前列 , 放之国有大行也毫不逊色 。
谢永林表示 , 通过三年的科技引领 , 平安银行筑就了“护城河” , 这次疫情把银行的线上化运营和数字化经营推向了一个新高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