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樟快速生长栽培技术要点( 二 )


3 . 1 . 1在移栽季节应用“有效积温”的概念可以相对准确地确定发芽期,尽量在发芽期前5 ~ LOD内移栽 。在保留必要的土球大小(以根的周长为土球半径)的前提下,可以适当保留树的骨架枝和三分之一的叶面积,使移植的树对生命力的伤害更小,恢复生长更快 。但在非移栽季节移栽,必须重新修剪甚至裸杆种植,生产中应尽量避免 。
[div]3 . 1 . 2行距设计应充分考虑幼苗生长2 ~ 3年甚至更长时间后的情况 。建议采用多规格的株距设计,即:a)考虑3 ~ 5年内不移栽,设计大规格的株距,一般推荐2 。Om×2 。株距Om 。本规格苗地苗DBH可长达12 ~ 15cm,株型饱满完整;b)考虑逐年间伐移栽,适当设计株距 。一般建议株距1.2m×1.5m;;c)考虑2年后整批移栽,株距全部加密 。一般推荐株距1 。Om×1 。功绩勋章
3.2苗木修剪成型技术要点
[/div]正确把握修剪的程度,并与时间、地点、树木相适应,是根据每棵树原有的特性确定其生长方向的关键 。
3 . 2 . 1移植前修剪 。大苗移栽前,要掌握修剪分寸,处理好树木快速生长与成活率的关系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移栽时综合考虑天气条件、运苗距离、土球大小等因素,在保证成活率的前提下,尽可能保留树的骨架枝,尽量多留一些叶片,以减少树的生命力损伤,使其移栽后能迅速恢复生长势 。修剪强度与天气条件、苗距和土球大小的关系如下:
天气条件好,运苗距离短,土球大:适当疏枝,留叶30% ~ 40%;天气条件差,运苗距离短,土球大:加强疏枝,留20% ~ 30%叶片;天气条件差,运苗距离长,土球小:加强疏枝,不留叶;天气好,运苗距离长,土球小:加强疏枝,留叶5% 。3.2.2生长期修剪应根据时间、地点和树木系统进行 。由于樟树主要作为行道树使用,近年来形成了“杀头”樟树的习惯 。在我看来,香樟不仅可以作为行道树,还可以作为林带、孤植、配套种植等用途,所以每一株苗木都要根据其特性培育成不同用途的苗木,不能一刀切 。树干直、形状好的树可作为行道树栽培,枝条稍弯、较低的树可作为林带栽培,少数短干、多干的树可适当留作专用,不宜砍伐 。要控制樟树的高度,不宜将其“斩首”,因为这种操作会浪费大量的生物产量,减缓其生长速度,破坏其整株树型和自然美 。为了控制树的高度,可以采用掐主梢的方法 。3.2.3树形培育是一个随着生长逐渐完善的过程 。没有办法一劳永逸地通过修剪和引导来使树枝逐渐生长 。重在轻修剪,重点修剪竞争枝、重叠枝、不平衡枝、弱枝、底枝 。“叶面积指数”的概念可以用来指导冗余枝的修剪 。一般认为叶面积指数2.5 ~ 3.0为宜 。如果小于这个值,就认为是营养不良 。如果大于这个值,就要修剪重叠的枝条,这样通风透光有利于植物的健康生长 。3.3肥水管理技术要点
肥水管理是樟树快速生长的“发动机” 。协调光、温、水、气、土、肥的配置,充分合理利用当地农业气候资源是关键 。我们可以通过引用“木桶盛水最小木棒极限理论”来加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木桶盛水时,水位受构成桶壁的最短木棒限制 。然而,树木的生长速度受到光、温度、水、空气、土壤和肥料中最弱的影响 。因此,肥水管理必须综合考虑光照、温度、通风透光、土壤条件等因素 。才能取得显著的成绩 。3.3.1施肥的水和阳光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积累养分 。在阳光充足的季节,秦英应该施肥,多施肥,加强供水,以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 。
3 . 3 . 2肥水和空气体的温度处于植物生理温度适宜的季节 。在秦英施肥,多施肥,加强供水 。根据农业气象学的研究[3],亚热带植物的活动温度为5℃,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5 ~ 30℃,35*(2)以上的温度会抑制植物的生长 。生产中的肥水管理要参照这些指标 。
3 . 3 . 3肥水和通风透光不仅是为了增加CO2流量,也是为了提高光照效果,同时还可以提高叶片的光合效率 。通风条件好,CO2流量大,叶片光合效率高,肥水供应必须跟上;通风不良,CO2流量低,叶片光合效率低,必须先修剪枝叶,再考虑肥水供应 。【香樟快速生长栽培技术要点】3.3.4肥沃的水和土壤是植物吸收养分的主要载体 。良好的土壤结构可以使植物的根系发育良好,同时还能保持水分和肥料 。为了使土壤满足植物健康生长的要求,需要冬季翻地,栽培中栽培,干湿适中,同时要强调有机肥的使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