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光伏第一厂商无锡尚德跌落 无锡尚德破产( 二 )


新东嘉顺丰清洁能源拥有的公司被讨债 。
公开资料显示,尚德成立于2001年,曾是全球排名第一的光伏电池制造商 。2013年3月,无锡尚德严重资不抵债,被国内8家债权银行申请,被法院裁定破产重整 。2013年11月,香港上市公司顺丰光电(后于2014年更名为顺丰清洁能源)的收购方案获得债权人会议通过,顺丰光电正式成为无锡尚德的收购方,收购价格为30亿元 。
顺丰清洁能源进入后,无锡尚德继续主营光伏业务 。官网显示,无锡尚德专业从事晶硅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的R&D及生产,2018年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排名第157位 。
作为无锡尚德的新东家,顺丰是一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公司(股票代码01165),致力于成为全球最大的综合低碳节能解决方案供应商 。
新京报采访人员发现,无锡尚德背后的顺风清洁能源和债务压力并不轻松 。
去年12月,新京报独家报道,顺丰光电投资(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丰光电投资”)因与融信租赁发生纠纷,被法院列为背信执行人 。
根据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今年5月28日发布的信息,顺丰光电投资再次被列为失信人,执行法院为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法院 。失信人的具体行为是“在有履行能力的情况下,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 。
官网介绍,顺丰光电投资是顺丰清洁能源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13年初,具体负责光伏电站的开发、建设、运营和管理 。
新京报采访人员还获悉,今年3月,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法院对郑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郑新光电”)申请执行顺丰光电投资案作出强制执行裁定,显示在执行过程中,发现被执行人顺丰光电投资案涉及大量诉讼债务,其名下银行存款、未登记房产、未登记汽车等财产信息不充分,无适合执行的财产 。
7月8日,郑新光电法务部工作人员告诉新京报采访人员,顺丰光电投资拖欠郑新光电960多万元票据,至今未还,原因是顺丰光电投资表示资金困难 。该人士称,年前的今年,郑新光电曾前往顺丰光电投资办公室,但对方并未表示还款意向 。
新京报采访人员还获悉,顺丰光电投资仍陷入与阳光电源买卖合同纠纷,导致法院于2018年2月作出执行裁定,冻结、划拨顺丰光电投资名下的银行存款180.78万元,或查封、扣押、提取其他同等价值的财产 。
7月9日,阳光电源回复新京报采访人员称,根据公司法务部消息,上述案件年初已经在执行中 。
顺丰清洁能源2018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营业收入102.9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7%;亏损17.07亿元,上年亏损8.34亿元 。
2016年以来,顺丰清洁能源净利润连续三年为负,其中2016年亏损23.99亿元 。截至2018年末,顺丰清洁能源资产总额254.04亿元,负债总额217.57亿元,资产负债率为85.64% 。
根据独立财务顾问出具的意见函,认为造成顺丰清洁能源巨额亏损的关键因素是2018年顺丰清洁能源财务成本高达约12.86亿元 。
无锡尚德门口等待面试的考生 。新京报采访人员朱摄
【昔日光伏第一厂商无锡尚德跌落 无锡尚德破产】30亿收购后,顺丰清洁能源拟剥离无锡尚德 。
而冰封风波之后,无锡尚德与上市公司顺丰清洁能源的关系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
3月25日,顺丰清洁能源宣布拟以30亿元出售江苏顺丰光电100%股权 。后续公告显示,2018年6月30日江苏顺丰光电及其子公司估值约为29.52亿元 。
资料显示,江苏顺丰光电有限公司是顺丰清洁能源旗下光伏产品制造板块的子公司,江苏顺丰光电有限公司也是无锡尚德的唯一股东 。
采访人员注意到,买方为顺丰清洁能源大股东郑建明旗下的亚太资源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太资源”) 。公告显示,亚太资源由郑建明全资拥有 。
公告显示,无锡尚德作为江苏顺丰光电的主要子公司,也在出售名单上 。这意味着无锡尚德将被剥离上市公司体系 。
对于上述销售,顺丰清洁能源解释称,由于去年美国实施的反倾销税等贸易限制以及光伏531新政,加上市场波动,中国生产业务利润变得微薄,此外,发展和维持中国生产业务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不利于财务业绩;鉴于集团在中国生产业务前景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顺丰清洁能源计划将业务重点放在太阳能发电厂的投资和运营上,使集团能够减少上游生产业务,将资源集中于下游清洁能源业务 。
新京报采访人员了解到,顺丰清洁能源计划出售的江苏顺丰光电及其子公司主要从事上游中国生产业务和海外业务;其中,中国的生产业务,即功率模块生产业务,主要由江苏顺丰光电的多家运营子公司运营,在中国生产太阳能电池、模块和面板,海外业务包括海外电站业务和电站管理业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