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老牌杂志《花花公子》宣布停刊 花花公子杂志( 二 )


钟楚红
惠英红
《花花公子》其实是一本关于生活方式的杂志 。
除了那些性感的照片 , 还有关于时尚、艺术、饮食、运动、消费等等的文章 。
标志性的“兔头logo”和花花公子的精神对人们的影响数不胜数 , 其中不乏像安迪·沃霍尔这样的当代著名艺术家 。
花花公子引入了许多高品质的生活方式 , 如家具设计、时尚服装和调酒 。
《花花公子》曾评选出十大爵士音乐家 。
1961年7月 , 《花花公子》邀请了当时设计界的六位男性前卫设计师一起拍摄杂志内页 。
此外 , 还有短篇小说、名人访谈和新闻评论 。
花花公子以对人物的深度采访而闻名 , 每次采访通常持续七到十个小时 。
去过的名人有海明威、马丁·路德·金、斯蒂芬·霍金、披头士、大卫·鲍依、鲍勃·迪伦、伍迪·艾伦、村上春树等等 。
斯蒂芬·霍金
大卫·鲍依
花花公子1965年对披头士的采访
花花公子1978年对鲍勃·迪伦的采访 , 
后来《花花公子》以言论自由倾向著称 , 文章水平高于一般专业期刊 。
杂志大胆发表对社会问题的看法 , 环保不力、保护消费者权益等问题也成为讨论焦点 。
另一方面 , 即使休·海夫纳已经去世 , 他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 。
维护传统家庭价值观的人骂他 , 一些女权主义者也骂他 。
在几十年创办杂志的过程中 , 他逐渐把自己的人生当成了一部电影 。
如果艰难时刻到来 , 他对自己说:“这是故事的转折点 , 一切都会过去 。”
到80岁时 , 赫夫纳已经失去了一半的听力 。接受美联社采访人员采访时 , 他努力了很多次才终于站了起来 。
但是 , 他自己认为80岁是一个人的中年 。只要精神不老 , 青春和活力就永远不会离开一个人的身体 。
只有他敢说:“很多人前半生追名逐利 , 后半生自称恨名逐利 , 却不愿意和任何人交换人生 。”
2017年9月27日 , 休·海夫纳去世 , 享年91岁 。
如今 , 在女权主义和千禧一代的时代 , 《花花公子》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 。
随着性别和阅读兴趣观念的更加开放 , 各种网络新读物的兴起 , 大型影视资源的泛滥 , 《花花公子》早已无法独领风骚 , 面临转型危机 。
事实上 , 在此之前 , 《花花公子》已经将其月刊杂志改为季刊杂志 。
在过去的半年里 , 花花公子在Instagram平台上增加了400多万粉丝 , 在流媒体上争取用户 。
新冠肺炎疫情只是压倒纸质版《花花公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
但无论如何 , 在《花花公子》之前——
没有一本杂志把“性”放在桌面上 , 和艺术、文化、精英时尚生活方式放在同一个层面讨论 。
正如休·海夫纳所说:
“文明社会的三大发明是火、汽车和《花花公子》杂志 。花花公子之前没人做过爱 。我们发明了它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 ,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不拥有所有权 , 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  请发送邮件至 2672143071@qq.com 举报 , 一经查实 , 本站将立刻删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