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灶王爷返回天宫,大帝询问时,他欲说但张不开口,只是一味点头 。玉皇大帝以为“灶火之神”连连称赞吕蒙正人品,于是就颁旨降福,赐官吕蒙正 。第二年,吕蒙正果然居天下数百名举子之冠,考中状元 。
为报答长老教育接济之恩,他扩修寺院,并拨黄米、小麦各500担,芝麻100担,让长老广授芝麻糖制作技艺,作为当地百姓谋生之本 。以后,每年腊月二十三祭灶之日,百姓也纷纷效仿吕蒙正用芝麻糖供奉“灶火之神”,祈求玉皇大帝降瑞赐福 。这样,世代沿袭,流传至今 。
小年一般做什么
祭灶王
祭灶,是小年这一天重要的活动,除了供奉糖瓜、糕点,还要换灶神画像 。把旧的灶神画像揭下的同时,家家户户也都要“请”回来一帧新的灶王像 。
扫尘土
腊月二十四,扫房子:从二十四开始一直到除夕,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 。“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这天都要打扫环境,清理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 。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 。过了小年,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了 。
吃灶糖
俗话说“二十三,糖瓜粘”,过小年时,人们会买糖瓜、关东糖、麻糖等供奉,祈求灶王爷嘴甜些,上天言好事 。
吃饺子
小年那天除了要祭灶,民间还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 。山区多吃糕和荞面 。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锅倒”的说法 。
做米饼
农历腊月廿三,民间俗称“小年”,广西武宣、桂平等地民间有做米饼的习俗 。米饼是用糯米粉作主料,花生、芝麻、白糖作配料,放入模具打制成圆形,再经高温蒸熟,吃起来别有风味,有“团团圆圆”的寓意 。
吃年粽
南宁人有过小年吃“年粽”的习俗,年粽是新年吉祥的象征,俗话说:“年粽年粽,年年高中(粽)” 。年粽跟端午节的凉粽不一样,它有馅,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圆有扁 。剥去叶子后,皮是糯米,馅是绿豆和猪肉,也有人放自己喜欢的食品做馅料 。
吃年糕
在南方,小年这一天做年糕是很多地方的传统 。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意寓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
洗浴
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 。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 。吕梁地区讲究腊月二十七日洗脚 。这天傍晚,婆姨汝子都用开水洗脚 。不懂事的女孩子,大人们也要帮她把脚擦洗干净,不留一点污秽 。民间传有“腊月二十七,婆姨汝子都洗脚 。一个不洗脚,流脓害水七个月”的俗语 。
婚嫁
过了小年,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 。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 。直至年底,举行结婚典礼的特别多 。民谣有“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 。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的说法 。
【小年吃什么传统美食 南方小年传统美食】
推荐阅读
- 羊的耳朵像什么形状,羊老仰头耳朵下垂站不起来是什么病?
- 金银花露写过什么书全 金银花露写过什么书?
- 汉服适合什么年龄穿 汉服适合什么年龄
- 一什么胡须
- 男人补血吃什么最好 男人补血吃什么
- 过小年有什么风俗讲究吗 过小年有什么风俗
- 花椒是厨房里不可缺少的一种调料,那么栽种花椒需要注意些什么?
- 钓鮰鱼用什么饵料 钓鲻鱼用什么饵料好
- 水粉画需要什么材料 画水粉画需要哪些东西
- 尺上和轻麸的区别 轻麸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