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的小知识 火山地震小知识( 十 )


在中国地震烈度表上 , 对人的感觉、一般房屋震害程度和其他现象作了描述 , 可以作为确定烈度的基本依据 。影响烈度的因素有震级、震源深度、距震源的远近、地面状况和地层构造等 。
一般情况下仅就烈度和震源、震级间的关系来说 , 震级越大震源越浅、烈度也越大 。一般来讲 , 一次地震发生后 , 震中区的破坏最重 , 烈度最高;这个烈度称为震中烈度 。
从震中向四周扩展 , 地震烈度逐渐减小 。所以 ,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 但它所造成的破坏 , 在不同的地区是不同的 。
也就是说 , 一次地震 , 可以划分出好几个烈度不同的地区 。这与一颗炸弹爆后 , 近处与远处破坏程度不同道理一样 。
炸弹的炸药量 , 好比是震级;炸弹对不同地点的破坏程度 , 好比是烈度 。例如 , 1990年2月10日 , 常熟-太仓发生了5.1级地震 , 有人说在苏州是4级 , 在无锡是3级 , 这是错的 。
无论在何处 , 只能说常熟-太仓发生了5.1级地震 , 但这次地震 , 在太仓的沙溪镇地震烈度是6度 , 在苏州地震烈度是4度 , 在无锡地震烈度是3度 。我国把烈度划分为十二度 , 不同烈度的地震 , 其影响和破坏大体如下: 小于三度人无感觉 , 只有仪器才能记录到; 三度在夜深人静时人有感觉 。
震前一、二天 , 牛、马赶不进圈 , 乱蹦乱跳 , 嘶叫不止 , 烦燥不安 , 饮食减少;一些猪羊不吃食 , 烦燥不安 , 乱跑乱窜;狗狂叫不止;鸡不进窝 , 惊啼不止;鸭不下水;家兔乱蹦乱跳 , 惊恐不安;地光和地声是地震前夕或地震时 , 从地下或地面发出的光亮及声音 , 是重要的临震预兆 。地震有“前震一主震一余震”的规律 , 要注意掌握 , 防止
地震前如何准备?
要掌握防震减灾知识 ,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明确地震时的疏散路线
和避震场所;清除楼道和门前的杂物;妥善处置室内易燃易爆物
品;关闭煤气 , 切断电源 , 熄灭炉子火等;衣袋里装上家庭成员名
单、工作单位、通讯号码等 。有确切血型的要写明血型 。
地震时怎样求生?
地震时 , 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 , 一般有12秒钟 , 此时要保持冷静 , 
鸽子在震前数天惊飞 , 不回巢;密蜂一窝一窝地飞走;老鼠反应最灵敏 , 在震前一天至数天 , 老鼠突然跑光了 , 有的叼着小老鼠搬家;有些冬眠的蛇爬出洞外 , 上树;鱼惊慌乱跳游向岸边 , 翻白肚等 。
震前动物有预兆; 老鼠搬家往外逃;
鸡飞上树猪拱圈; 鸭不下水狗狂叫;
冬眠麻蛇早出洞; 鱼儿惊慌水面跳 。
【地震的小知识 火山地震小知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