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的常识和注意事项 512地震的常识( 七 )


里氏规模每增强一级,释放的能量约增加32倍,相隔二级的震级其能量相差1000 (~ 32 * 32)倍 。小于里氏规模2 。
5的地震,人们一般不易感觉到,称为小震或者是微震;里氏规模2 。5-5 。
0的地震,震中附近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称为有感地震,全世界每年大约发生十几万次;大于里氏规模5 。0的地震,会造成建筑物不同程度的损坏,称为破坏性地震 。
里氏规模4 。5以上的地震可以在全球范围内监测到 。
有记录以来,历史上最大的地震是发生在1960年5月22日19时11分南美洲的智利,根据美国地质调查所,里氏规模竟达9 。5 。
地震烈度 中国百年大地震一览图 同样大小的地震,造成的破坏不一定是相同的;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坏也不一样 。为了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科学家又“制作”了另一把“尺子”一一地震烈度 。
在中国地震烈度表上,对人的感觉、一般房屋震害程度和其他现象作了描述,可以作为确定烈度的基本依据 。影响烈度的因素有震级、震源深度、距震源的远近、地面状况和地层构造等 。
一般情况下仅就烈度和震源、震级间的关系来说,震级越大震源越浅、烈度也越大 。一般来讲,一次地震发生后,震中区的破坏最重,烈度最高;这个烈度称为震中烈度 。
从震中向四周扩展,地震烈度逐渐减小 。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它 。
【地震的常识和注意事项 512地震的常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