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的小知识 地震小知识总结( 七 )


注意不要使用明火 。2、室内怎样避震 地震时室内避震原则:应就近伏在床下、桌下和小跨间房屋里等安全角落,保护好头部 。
地震发生时可用事先准备好的枕头和坐垫保护头部,如果没有也可用双手抱住头部躲避 。一旦震动停止,就要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警惕余震的再度袭击,防止更大损失发生,听从紧急救援人员的指挥疏散 。
防止次生灾害发生:切断电源、气源,防止火灾发生 。平房避震:尽量保护头部,冲出房屋到空旷地带,如果来不及,就在坚硬家具下伏而待定再伺机转移 。
楼房避震:遵循就近躲避原则 。保护头部,就近躲避到床、桌下等“安全角”或厨房、卫生间、储藏室等小开间内,不要跳楼,待强震过后有序撤离 。
教室内避震:不要向教室外面跑,应迅速用书包护住头部,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待地震过后,在老师的指挥下向教室外面转移 。体育馆、影剧院避震: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用书包等保护头部;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千万不要慌乱拥向出口,避开人流的拥挤,避免被挤到墙或栅栏处 。
商场、书店、展览馆、地铁等处避震: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低矮家具)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物 。三、大地震后自救与互救 震时被压埋的人员绝大多数是靠自救和互救而存活的 。
大地震中被倒塌建筑物压埋的人,只要神志清醒,身体没有重大创伤,都应该坚定获救的信心,妥善保护好自己,积极实施自救 。1、要尽量用湿毛巾、衣物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头部,防止灰尘呛闷发生窒息 。
2、尽量活动手、脚,清除脸上的灰土和压在身上的物件 。3、用周围可以挪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方的重物,避免进一步塌落;扩大活动空间,保持足够的空气 。
4、几个人同时被压埋时,要互相鼓励,共同计划,团结配合,必要时采取脱险行动 。5、寻找和开凿通道,设法逃离险境,朝着有光亮更安全宽敞的地方移动 。
6、一时无法脱险,要尽量节省气力 。等待获救 。
7、保存体力,不要盲目大声呼救 。互救是指已经脱险的人和专门的抢险营救人员对压埋在废墟中的人进行营救 。
为了最大限度地营救遇险者,应遵循以下原则:先救压埋人员多的地方,也就是“先多后少”;先救近处被压埋人员,也就是“先近后远”;先救容易救出的人员,也就是“先易后难”;先救轻伤和强壮人员,扩大营救队伍,也就是“先轻后重”;如果有医务人员被压埋,应优先营救,增加抢救力量 。
地震小常识
1.如何判断近震和远震
地震波到来时,若先上颠动明显,尔后左右摇晃,即为近塬;远塬,远震上下颠动不明显,而以左右摇晃为主 。
2.地震时在楼房内如何应急
地震一旦发生,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其次,可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面或墙角处,亦转移到承重墙较多的地方,如厨房、厕所等 。
3.地震时,在街上如何避震
地震发生时,高层建筑物的窗玻璃碎片和大楼外侧砖块以及广告招牌、霓虹灯架等,可能会掉下伤人 。因此,地震时在街上走,要躲避建筑物、高压线(杆)等易伤人的东西落下,迅速跑向比较开阔的地区躲避 。
4.地震发生时行驶的车辆应如何应急
首先司机尽快减速,逐步刹闸;第二,乘客应用手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坐席等,并注意防止行李从架上掉下伤人 。面朝行车方向的人,要将胳膊靠在前坐席的椅垫上,护住面部,身体倾向通道,两手护住头部,背朝行车方向的人,要两手护在后脑部,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作好防御姿势 。
5.地震时遇有毒气体扩散如何躲避
地震时,首先要弄清风向,朝逆风处避难 。避难场所尽量选择在高处 。行动时,要用湿毛巾或手帕捂住口、鼻 。
地震时的10条须知一、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大的晃动时间约为1分钟左右 。
首先,在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紧紧抓牢桌子腿 。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也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 。
二、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大地震时,也会有不能依赖消防车来灭火的情形 。因此,我们每个人关火、灭火的这种努力,是能否将地震灾害控制在最小程度的重要因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