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作文600字初二 重阳节普通作文600字( 二 )


后来,红十字会的一位阿姨和华润超市的一位哥哥姐姐们还有我们学校的校长轮流上台演讲 。最受人欢迎的要数华润超市的一位哥哥了!他冲冲忙忙地上台说了几句祝福的话,就说“拜拜”了 。逗地大家哈哈大笑 。演说就暂告一段落 。
我们非常醒目,立刻把礼物交给了公公婆婆,而且我还对我前面的一位老公公说了一段祝福的话:“祝老公公老当益壮,身体健康”呢!老公公听了乐呵呵的好象十分开心 。为了哄公公婆婆开心,我们几个同学找到一位走路不便的老婆婆,和她聊天,给她按摩,听她讲故事 。虽然讲的是那些老掉大牙的故事,但是仔细一听,故事里蕴含着老婆婆的热情和好客,使我百听不厌 。
快乐的时间过得真快啊!我们要回去了 。一路上,我没有了像刚才来老人院时的兴奋,心里好像有什么想不通似的:我看见东城敬老院里的孤寡老人,触景生情,担心我老了之后也会在那里安家,没有亲人来看望,每天孤孤单单,生不如死 。不过,经过一会儿思考我那个想不通的事情已想通了 。现在老人院的工作人员已经改变了很多,对公公婆婆像对自己的父母一样好,所以,我又恢复来时的心情,和朋友聊天、歌唱……

重阳节普通作文600字4
重阳节在当代青年心目中的淡化,反映了传统文化对年轻一代影响的日渐式微 。年轻人可以用学习压力大、工作竞争激烈等客观因素来解释自己的这种忘却,但是无法回避的另一个事实是,在传统节日被淡忘的同时,西方节日却在不少年轻人中风光无限 。如今许多年轻人热衷于西方的情人节,却对中国传统“七夕”节不屑一顾,就是一例 。
事实上大多数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积淀形式,是传统伦理观、价值观的特定反映形态 。然而我们不少年轻人却不知道为什么要在重阳节登高、赏菊,更无法体会其中所孕育的尊老敬老的伦理内涵 。在此次调查中,90%的年轻人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但是从未想到在重阳节为父母送去一份祝福 。这种对重阳节“有名无实”的认识,反映了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在不少年轻人观念中的某种弱化 。
当然这种弱化需要辩证地看待 。对于传统文化中糟粕的东西,这种弱化无疑有益 。但对于那些类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之类优秀的东西,这种弱化就不应该了 。因为,恰恰是孕育于后者之中的伦理规范与价值观念,成为构筑现代人格的重要力量之一 。
在重阳节被一些年轻人逐渐淡忘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传统文化教育的脆弱,好在这种淡漠已经引起社会的注意 。目前北京已有25所中小学把诵读四书五经的部分内容列入课程表 。在全国估计已有100万孩子开始把诵读古诗文作为日常学习的必修课 。
我想重要的不是孩子们背了多少古诗,而是让他们多了解一下自己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并在这种优良文化的哺育中真正成为“知书达理、尚礼重义”的栋梁之才 。
重阳节普通作文600字5
小坐窗前,早又是重阳佳节 。闭上双眸,万千思绪被这浓郁的酒香带出窗外 。
借酒消愁?熟不知酒中醉饮愁更愁 。来到月夜下的床前,李白正提着一壶浓烈壮酒,细赏这一轮明月,悬挂高空,深沉之中又不失高贵和淡雅 。那么渴望,而又不可及 。正当这月圆之时,他却独自一人在这儿赏月 。烈酒沁鼻,一饮而尽 。挥泪提笔:“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借酒助兴?熟不知此情此景叹山河 。移步庐山瀑布前,水气蒸腾而上,丽日照耀,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 。一如银川般飞驰而下,激起硕大灿烂的花束,势不可挡 。厚积薄发的趋势和意犹未尽意味久久不能挥去 。抿一口青梅春酒,有感而发,颂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绝句 。
借酒发愤?熟不知无奈之中始不屈 。饮一杯清醇美酒,壮叹“冰塞川”和“雪满山”这人生道路的艰难 。以“垂钓”自比姜尚,“梦日”自比伊尹,望能重新得到任用 。反复、设问,节奏短促,感情强烈,传达出他那自相矛盾的心理,体现出他内心的苦闷与迷惘 。

一阵吆喝声将我的沉思打断,“丫头,吃饭咯!”是那熟悉的声音 。菊花香酒扑鼻而来,待众人入座,我却目不转睛地盯着那晶莹剔透的酒杯 。缓缓从酒缸中倒入杯中,清澈见底 。回想与李白进行的一番思绪交流,不禁由衷感叹:生活就像一块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 。这次次的借酒抒情,可真是绝妙!一时兴起,便以茶代酒,体会着种种处境的奇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