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游戏那个手势是什么意思 饥饿游戏举手是什么意思( 二 )


饥饿游戏那个手势是什么意思  饥饿游戏举手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基础代谢的降低,很大一部分是由于体重下降造成的自然“损伤”,并非节食引起
另一个有趣的事实是,在一项研究 (3) 里,专家将日常活动消耗(NEAT)细分为有意识消耗与无意识消耗(顾名思义,有意识消耗,指的是走路、做家务、玩游戏、打字等受意识控制的消耗,而无意识消耗,则指睡觉时候翻身等,不受意识控制的消耗) 。专家发现,在“饥饿模式”中,人会不自主的降低无意识活动,比如在睡眠时翻身次数更少,以保存能量……所以,哪怕在节食期间有运动,你的“运动消耗”,总是会比预测的稍微少一些 。
没有人说过,节食不会瘦 。事实上,节食,尤其是每日极低摄入(< 800 Cal)是减轻体重最迅速的方式之一,只是极度缺乏可持续性 。
Part4 饥饿模式
导致减重失败?

谣言:节食造成的基代损伤,是导致减重失败的罪魁祸首 。
真相:诚然,基础代谢的下降,会让减重更加困难,但减重失败,不仅有关生理,更涉及心理与行为……不能仅仅归咎为某一个单一原因 。
回到主题 。在对于长期节食人群的体重管理研究中 (4),很多专家发现,他们减重失败,或者复胖的更大原因,其实是依从性(compliance)不够 。
请回忆一下,无论是在减肥网站还是健身网站上,是不是总会看到一些妹子,号称自己每天吃 800 - 1200 Cal,还是不瘦?这时候,总有很多人信誓旦旦的说:这是你基代损伤太严重了!
真是这样吗?
某私教论坛上有个非常经典的例子:有一个号称每天摄入最多 800 Cal 的女性,减重遇到困难;在进行系统的食谱规划,一天 1200 Cal 的时候,居然开始迅速减轻体重……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是理论出问题了吗?
在追踪该女性的每日摄入时,教练发现,她的实际摄入,至少是自己声称的两倍多 。大多数人在计算卡路里的时候,总是过于注重食物的“质”,而非“量”;况且,人类总是会倾向于低估自己的每日摄入:研究人员 (5) 曾经找来一群自称“难以通过节食减重”“喝口水都长肉”的胖子,让他们记录自己的每日摄入,结果发现:
他们的基础代谢,与公式估算的差异不超过 5%,并没有“喝水就胖”的体质;
他们平均每天,会少估算 47% 的卡路里摄入;
他们平均会多估算 51% 的运动卡路里支出;
如果你还是觉得,自己每天摄入少于基代,就是不瘦,可以试着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日常生活中,是否大多数时间会有饥饿感?
100 Cal 的米饭,有几勺?
500 g 绿叶菜,炒熟之前和之后,热量相差多少?
100 g 的鸡肉或者牛肉,体积有多大?
中餐外卖,一盒盖浇饭,热量和脂肪各有多少?
(以上问题均可百度答案)
哪怕你信誓旦旦,觉得自己每天算热量算的累死累活,就是不瘦,还是请使用厨房秤,量化计算一下每日摄入 。
饥饿游戏那个手势是什么意思  饥饿游戏举手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100 g 米饭,只有小半碗,或者 3 勺家庭用的瓷勺那么多
另外,研究 (4) 也证实了,长期节食对于行为方面的一些影响,比如:
在节食期间,人的饥饿感会上升,更加渴望食物,尤其是高碳水、高脂肪的食物(有没有觉得很熟悉?);
很多人会产生注意力不集中,“整天想着食物”的现象(有没有觉得很熟悉?);
在体重下降没有预期迅速之后,很多人会放弃饮食计划(有没有觉得很熟悉?);
长期低摄入,会使人心情暴躁,并且加重抑郁倾向(有没有觉得很熟悉?);
长期节食者,更容易暴食,并且迅速反弹体重(有没有觉得很熟悉?);
人不是理性机器,体型的变化也不能仅仅通过一两个卡路里数据解释 。这一切心理和行为问题,加上基础代谢损伤,才是造成你复胖的根本原因 。
Part5 饥饿模式
造成永久损伤?

谣言:基础代谢一旦下降,很可能造成永久损伤,并且需要极长的时间恢复 。
真相:你的基础代谢恢复,远远比你想象的要快 。
尽管宣传过很多次,Ruki 姐还在后台看到过无数妹子,担忧的问:“我以前节食过,怕反弹太快,现在恢复饮食,一天只比以前多吃 200 Cal,可不可以?”
你需要的,是将每日卡路里摄入和支出基本持平,而不是每个月增加一点点摄入,继续保持“饥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