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读书心得体会800字 《大学》读书个人心得体会( 四 )


《大学》是我的第一位文言文老师 。《大学》一直在教给我们“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 。详细地讲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虽然我不大了解那些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 , 但我知道做人要有诚意 , 这样别人才会相信自己 , 我们还要修养自己的品性 , 不至于出去不讲礼貌 , 让人觉得自己是个没有好习惯 , 家庭教育也不好的坏孩子 , 让别人说自己的坏话 , 看不起自己 , 所以我们要讲礼节 , 要修身 , 读后感《《大学》读后感》 。
古人说道:“欲齐其家者 , 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 , 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 先诚其意 。”虽然只是短短几个字 , 但字里行间表达的意思却是那么深厚的道理 , 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 , 先要修养自己的品性;想要修养品性 , 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想要端正自己的心思 , 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
《大学》里面讲的道理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 , 和我们的成长是分不开的 。像小孩子的根本和大人的根本都是要修养品性 , 其次才是学习和工作 , 如果孩子没有良好的品性 , 小则影响自己的人生 , 长大对社会也会有不好的影响 , 所以我们要修好身 , 正好心 , 然后做事也就简单了 。
《大学》——我的第一位文言文老师 , 第一本接触的四书五经里的一本书 , 现在已经牢牢地装在我的脑海中 , 永远也抹不去 。
《大学》读书个人心得体会7
《大学》总结了人一生实现远大理想抱负的.模式 , 这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把“修身”放在第一位 , 作为人生的第一大学问 。“修身”就是我们所讲的“做人” 。一个人只有先学会了做人 , 然后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 , 进而才有能力去治理一个国家 , 达到天下太平 , 人民安居乐业 。如果一个人没有学会做人 , 连自己的事、自己家庭的事都管不好 , 那么 , 他就没有资格去做官、去治理国家 , 否则 , 将会给他人、给社会造成损害 。所以说 , 一个人如果不知道怎样做人 , 不管他学富五车 , 有亿万财富 , 他的人生最终都是失败的人生 。正如古人所说的:“官品即人品 , 做官先做人” 。反过来讲 , 那些懂得做人 , 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的人 , 则永远被怀念、被学习 。所以 , 古人说:“才智 , 德之资也;德者 , 才之师也” 。
大雁南飞就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 , 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互相协作、互相鼓励、直至实现共赢的过程 。它们总是喜欢排成“人”字飞行 , 在这种结构中 , 每只大雁翅膀的扇动都会给紧随其后的同伴增添一股向上的力量 , 支持它们顺利完成长途旅行 。
有人这样总结说:一个团队的生命力 , 不是技术 , 不是人才 , 不是资金 , 而是共同的信念和团结一致的步调 。要做像白求恩一平的“高尚的人 , 纯粹的人 , 有道德的人 , 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 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
爱岗敬业 , 乐于奉献 。我们都是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 , 走到这个集体中来的 。这是一种缘分 , 更是一种机遇 , 一种在履行管理职责中实现个人价值的机遇 。而集体是我们每个人施展才能和抱负的舞台 , 是走向成功的载体 , 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不断增强工作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就能自觉地把个人融入集体这个大家庭里 , 与之同喜同乐 , 无私奉献 , 贡献出自己全部的力量 。
身体力行去实践 。按照日常对自己的反思以及改正计划 , 要毫不迟疑地付诸于行动 , 把自己对做人的点滴领悟 , 迅速运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 , 在运用中学习 , 在实践中体会 , 相信一定会有明显的收获 。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人生最大的失败是自大;人生最大的无知是欺骗;人生最大的悲哀是嫉妒;人生最大的错误是自弃;人生最大的法宝是精进;人生最大的礼物是宽恕;人生最大的罪过是自欺欺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