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与刘邦之战叫什么 项羽与刘邦( 二 )


虽然由他首举义旗
而掀起反秦战火,但他终兵败身死,不能实现其亡秦壮志 。
究其原因有三:
一是陈胜起事时,秦军力尚未削弱,可以集中力量镇压陈胜领导的农民军 。
二是农民军初起,战斗经验不足,其中自说懂得兵事的,只不过是曾在项燕
军里占吉凶的周文,陈给他将军印西向击秦,由于人心所向,到函谷关时已
有车千乘,卒数十万 。
兵虽多,因是乌合之众,被秦大将章邯所破,陈胜被
其车夫庄贾所杀 。
三是脱离群众和用人不当 。
(《史记·陈涉世家》)
陈胜被内奸所害后,农民军大多汇集于刘邦的麾下,刘邦实际上成为陈
胜的继承者 。
刘邦后来能入关和战胜项羽,这与客观形势发生变化有关 。

胜虽败,他掀起的反秦风暴,严重削弱了秦的力量,而尔后各阶级组成反秦
队伍,从四面八方向暴秦冲击,使秦军顾此失彼,疲于奔命 。
因此,刘邦所
处的地位比之陈胜有利得多 。
特别是,项羽率领楚军救巨鹿,牵制秦军主力,
刘邦才得以顺利入关 。
由于项羽和刘邦两军打击,终于消灭秦军,推翻暴秦 。
而刘邦之所以能打败项羽,就刘邦其人和汉军而论,是因刘邦本人及其将相
以及汉兵经过长期的战争实践和千锤百炼,战争经验日益丰富,战斗实力日
益强大 。
尤其是刘邦本人善于御将、懂得争取人心和能集众智成大事,故他
远比项羽高明得多 。
这便是他能打败项羽成就帝业的主要原因 。
下面将具体
评述 。
2.实战中不断成长
世界上没有生而知之的人,只有学而知之的人 。
任何英雄俊杰之所以成
为英雄俊杰,都需要经过学习——实践——学习 。
只有如此的反复,人的才
智才日益丰富,成就才越来越大 。
汉朝的开创者刘邦和开国功困都是这样成
长起来的 。
刘邦原是个无赖,他不事生产,酗酒好色,是个“说大话,少成事”(肖
何话)的人 。
其人喜交游,慷慨大度 。
这种人如在太平盛世,可能成为帮派
首领,估计没有更好的前程;恰好他生逢在秦末乱世,苛政逼他投入反秦的
战争 。
在战争洗礼中,他的劣根性的一面得到一定的改造,优点即喜交游、
慷慨大度的一面得到发挥,能聚众容人 。
随着队伍的不断扩大,野心也就大
了 。
他在咸阳看到秦始皇时说:“大丈夫当如此也”,是对皇帝高贵威武的
羡慕,入关后就有当皇帝的雄心壮志了 。
初时,他看见秦宫殿豪华,美女如
云,他好色酗酒的本性又发作,想留此享乐,后纳樊哙、张良之谏,以图天
下为重,才还军霸上 。
这说明,刘邦这时已把争天下放在首位,只要对此有
利的话都听,有利于此的事都干,他成熟了 。
韩信原是个游手好闲的人 。
他是淮阴人,贫而无行,故没有被推荐到政
府去做事 。
又不会生产和经商,尝寄食于亲戚朋友家,人多讨厌他 。
淮阴城
有一个卖猪肉的无赖青年对他说:“你这么高大,好带刀剑,实是装模作样
以掩盖你胆小 。
”又当众辱他说:“你不怕死就用剑刺我;你怕死,就从我
的裤裆下爬过去 。
”韩信注目看这无赖一会儿 。
就趴在地下从他的裤裆下爬
过去 。
全市人都笑韩信胆小怕死 。
当时,韩信落魄到向人讨吃,未免有自卑
感,且因此杀人没有必要,而这无赖还有一群恶棍想帮,他力敌不过,只能
忍辱 。
但像韩信这样游手好闲的人,如果不是乱世,或在乱世而不投入反秦
队伍,他肯定不会成为军事家,可能成为流氓 。
而一个人的变化有时是难于
预料的,“士别三日,刮目相视”,不能用老眼光看人 。
楚大将龙且就是从
韩信过去甘受辱的事看不起他,结果自己倒霉 。
韩信曾在项梁反秦队伍当兵,
后又在项羽手下当郎中(侍卫),一直到项羽入关 。
在这比较长时间里,韩
信在战争实践中得到锻炼,特别是他在楚军更高统帅项羽身边工作,从中学
习项羽的指挥作战的才能,接受秦、楚战争的经验教训,正因具有如此良好
的条件,使他逐渐成长,后来已能向项羽提出作战方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