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教案 人教版选修五高中化学教案(13)


3.新买的铝壶用来烧开水时,凡是水浸到的地方都会变黑,这与水含下列哪种盐有关()
A.钠盐B.钾盐C.钙盐D.铁盐
4.填写下列表格 。(“混合物”栏中括号内为杂质 。)
混合物除去杂质使用的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铜粉(铁粉)
FeCl2溶液(CuCl2)
5.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_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和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
感悟与收获
1.金属能与氧气、酸以及某些盐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
2.金属活动性顺序能表示常见金属的化学活动性,还能用来判断金属和酸、金属和盐溶液之间能否发生置换反应 。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请同学们再来谈一谈鉴别真假黄金的几种办法 。
【说明:请学生总结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判断和应用,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并引导学生利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设计实验鉴别真假黄金,跟开始创设的情境照应,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 。】
课后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1、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设想解决问题的途径,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2、科学引导,启发学生运用已学过的化学知识设计实验方案,验证提出的设想;
3、集体讨论,组织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比较观察到的不同现象,分析产生的原因,得出正确的结论 。
通过问题、假设、验证、结论,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逐步懂得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知道观察和实验是获得知识的基本方法,初步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勇气 。
实际教学中,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操作、纪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现象这一系列步骤,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
巩固练习
1.在进行钠和水反应的实验中,有如下操作和实验现象,请根据钠的性质解释说明 。
(1)刚用小刀切开的金属钠断面呈_____色,在空气中放置几分钟后发生的变化为
________________ 。
(2)切下来的金属钠块要用吸干煤油后方可放入水中实验 。
(3)金属钠块必须用_______夹取,而不能用手拿取 。
(4)金属钠块投入水中后,钠很快熔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并浮于水面上,这是因为

(5)钠小球在水面上迅速游动,这是因为 。
(6)如果水中在未加钠之前已滴入酚酞试液,反应后溶液由无色变为____________色,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在实验室里做钠跟水反应的实验时,用到的仪器有()
a.试管夹b.镊子c.小刀d.冷凝管e.滤纸f.研钵g.烧杯h.坩埚i.石棉网j.玻璃片k.药匙l.燃烧匙
A.abdiB.ecfkC.fghlD.bcegj
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自然界多数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
分析对比:完成下表
本课小结
1.钠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现象和产物 。
2.不同金属相同条件下与氧气反应,反应现象和产物不同 。说明与金属的活泼性有关系 。
3.通过钠与水和盐的反应,我们知道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性质和其他金属有所不同 。
4.学习了铁与水蒸气的反应 。
5.总结归纳了金属与酸反应规律 。
板书设计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1.钠与氧气的反应
常温下:4Na+O2====2Na2O
加热条件下:2Na+O2Na2O2
2.铝与氧气的反应:4Al+3O2=2Al2O3
二、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
1.钠与水的反应
现象:浮、熔、游、响、红
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
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
2.铁与水的反应:3Fe+4H2O(g)Fe3O4+4H2
3.金属与酸的反应
三、铝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化学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
2Al+2NaOH+2H2O=2NaAlO2+3H2↑
离子方程式:2Al+6H+=2Al3++3H2↑
2Al+2OH-+2H2O=2AlO2-+3H2↑
【作业】课本P48、P50科学探究;P53习题1-9 。
人教版选修五高中化学教案5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普及应用,人类开始步入信息社会 。信息技术不仅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教育和学习方式 。学校也不可避免地卷入到社会信息化的强大漩涡中,课堂教学面临的重大改革 。我校校园网和班班通网络建设的完善,大力推进了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我有幸代表全体教师,将我们的一些做法和体会向各位领导做一汇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