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方法结构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方法( 四 )


总之 , 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 , 可谓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 。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 根据实际情况 , 注意培养和挖掘学生各方面的潜力 , 培养其勇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 。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 , 注重教学相长法的改革 , 达到教学优化 , 实现素质教育 。
初中地理教学措施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 , 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 , 加强课堂教学 。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 , 努力使教学水平 , 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 。同时 , 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 , 传达地理思想 , 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 , 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 , 走向“会学地理” 。
二、教学要求:
1、加强理论学习 , 认真学习《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 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 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 , 充分认识到自己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不断提高自己全面的素质 。
2、认真学习、领会《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 , 在教学中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注意培养学生的各种地理能力 , 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调查、运用图表和数据分析等基本方法、地理思维能力、地理探究能力 , 同时掌握好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
3、以教材中的“活动”部分内容为突破口 , 深入研究课堂教学模式 , 继承以往教学活动的长处 , 并不断深化、创新、拓展 , 形成多种多样的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
4、注意建立过程式评价体系 , 注重学生的发展 , 给在实施新课程中的每一位学生建立成绩档案 , 用来记录该学生的地理学习情况 , 作好整理工作 。
5、将新课程教学实验研究进行反思 , 整理自己的所做、所思、所想 , 将自己在这些年的教学工作中的好的做法 , 符合课程改革的理念的课堂教学或实践活动进行总结、提炼 , 继续发扬光大 , 并把它们记录下来 , 写成教案、活动案例、论文、实验报告等 , 积累经验 , 验证《新课程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
三、本学期世界地理的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知道有关世界海陆分布、气候和海洋的基础知识 , 以及世界人口、人种和国家等概况 。
2.使学生知道世界各大洲概况和主要国家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 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关系 , 初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
3.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地图了解世界各地地理事物的分布 , 初步学会分析区域地理特征和地理事象的内在联系 , 从而发展地理思维能力 。学会画简单的世界、大洲、国家的地理略图 , 学会阅读地理景观图和地理统计图表 。
4.使学生懂得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 , 必须共同保护环境;初步知道世界
一些国家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经验和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以及对外开放意识 , 培养全球观念 。
四、具体实施
1.教学中要改变传统地理课程重知识轻方法、重结论轻过程的观念 。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 , 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
2.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和自身经验出发 , 观察、发现、了解和研究生活中的地理 , 并善于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地理知识 。
3.引导学生关心现代社会的发展 , 关注世界的变化 , 树立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 。要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作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 以千姿百态的地理事象、千差万别的地理空间、千变万化的地理演化过程 。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深远影响 , 促进地理学习的革命 , 为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地理创造良好的环境 。
4.初一每个班级都有个别学习习惯较差的学生 , 这些学生他们或者自身努力但学习比较困难 , 或者智商不低但学习不努力 , 或者对老师的教育有反感情绪 , 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对这类学生给予特别的"关照" , 生活中要关爱他们 , 学习中要特别关注他们的一言一行 , 要从基础抓起 , 从良好的学习习惯抓起 , 不放弃每一位学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