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正宗的菩提树「中国更大的菩提树」( 二 )


西双版纳傣族全民信奉小乘佛教,对菩提树十分敬重、虔诚,几乎每个村寨和寺庙的附近都栽种了许多菩提树 。如果谁家人口不安宁,猪瘟鸡死,五谷欠收,也要在村寨和寺庙附近栽种一些菩提树,乞求佛祖的保佑 。每到佛节,信男信女们就在大菩提树干上拴线,献贡品,顶礼膜拜 。傣家人什么树都可以砍伐,但菩提树却是千万千万不能砍伐的,即使是菩提树的枯枝落叶也不能当柴烧,砍伐菩提树就是对佛的不敬,就是罪过 。解放以前,傣族封建领主制定的法律里就有这么一条:“砍伐菩提树,子女罚作寺奴” 。在傣家人的文学艺术里,菩提树则是神圣、吉祥和高尚的象征 。在举行婚礼时,歌手总会唱道:“今天是菩提升天的日子” 。在情歌里,少女们则会对心爱的男友唱道:“你是高大的菩提树”或“你象枝叶繁茂的菩提树”等 。此外,在傣家人的谚语里,还有“不要抛弃父母,不要砍菩提树”这样的词句 。
走进西双版纳,菩提树随处可见,但其中有两株却特别值得一提 。一株在景洪市勐龙镇曼达赫村,胸径近2米 。人们通常所见的菩提树都是青枝绿叶,而这株菩提树则在生长青枝绿叶的同时,还会长出一种白色枝条,白如霜雪,毫无青绿之色,且每年都长,每次仅长出一至二枝,决不超额 。据当地民间传说,当年佛祖释迦牟尼出游传教时,曾在这株菩提树下小憩,于是,此树感佛祖厚爱之恩,特长出白色枝条作为回报 。当地傣族群众视此树为“神树”,在其四周砌起砖墙进行保护 。每年此树长出白色枝条时,膜拜者、参观者纷至沓来,络绎不绝 。另一株在景洪市郊曼厅公园的旁边,树干十分粗大,要5个成年人张开双臂才能合围,据说其树龄已有800多年,但长势依然旺盛,枝叶成荫 。据说,此树与泰国的一株同龄菩提树是“兄弟树”,系当时中泰两国两位身居王位的挚友互植 。这两位挚友原来都是有志的平民,经过艰苦努力,奋发拼搏,分别在泰国和西双版纳获得王位,那位泰王前来西双版纳亲手种下这株菩提树,西双版纳王也远赴泰国种下一株菩提树 。他们共同的愿望是让两株菩提树同生共长,中泰两国人民永远和平共处,友谊长存 。至今,西双版纳的傣族群众仍然十分爱护这株菩提树 。
菩提树不仅身世丰富,且实际用途十分广泛 。它树干粗壮雄伟,树冠亭亭如盖,既可做行道树,又可供观赏;叶片心型,前端细长似尾,在植物学上被称作“滴水叶尖”,非常漂亮,如将其长期浸于寒泉,洗去叶肉,则可得到清晰透明、薄如轻纱的网状叶脉,名曰“菩提纱”,制成书签,可防虫蛀;枝杆富含白色乳汁,取出后可制硬性树胶;用树皮汁液漱口可治牙痛;花入药有发汗解热、镇痛之效;枝干上会长出气生根,形成“独树成林”景观;在印度、斯里兰卡、缅甸的某些地方,人们将其气生根砍下来,作为大象的饲料 。
菩提树,在古代的印度,叫毕婆罗树,是印度一种极普通的树,普通得犹如我们的杨、柳、桐、槐 。当年,年轻的悉达多王子在结束了六年的苦行之后,就坐在一棵普通的毕婆罗树下悟道成佛,终于成为一代伟大的教主,成为释迦族的圣人,被后世尊为释迦牟尼 。人们为了感念佛祖证悟人生真理的不朽功德,把他悟道时给予他遮护的毕婆罗树,称为菩提树,也就是觉悟之树 。
其实,山川草木,皆有佛性,真理就隐含在普通的自然事物中 。“菩提”不“菩提”,不在于树,更不在于什么树,而在于你自己有没有一颗菩提之心 。若菩提心在,岂不树树皆菩提之树!反之,若只迷信于外在的物相,纵然是坐于菩提树下,也是无用的 。
3有谁知道菩提树?【菩提子】(物名)指 *** 语之Bodi-ci果,可以作数珠,产于雪山地方,非菩提树之实也 。校量数珠功德经曰:‘若用菩提子为数珠者,或用掏念,或但手持数诵一遍,其福无量 。’见数珠条 。案菩提子一名川谷,一年生草 。所在有之,春生苗,茎高三四尺,叶如黍,开红白花作穗,夏秋之间结实,圆而色白,有坚壳,如珐琅质 。俗用为念佛之数珠,故名菩提子 。木本者别为一种 。中国惟天台山有之,谓之天台菩提 。
【菩提子】
乃 *** 语 bo-di-ci 之果,而非指菩提树之果实,产于雪山附近 。其树属一年生草本,春天生苗,茎高三、四尺,叶如黍,开红白花,呈穗状;夏秋之间结实,圆而色白,有坚壳,如珐琅质,俗用为念佛之数珠,故称菩提子 。木本者为其别种,我国唯天台山有之,称为天台菩提 。又于本草纲目无患子条中,举出无患子之七种异名,其中之一即称菩提子 。校量数珠功德经(大一七·七二七中):‘若菩提子为数珠者,或用掐念,或但手持,数诵一遍,其福无量 。’(参阅‘念珠’3215)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