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豆的病虫害防治视频 荷兰豆的病虫害防治( 三 )


茎腐病
发病特征
危害荷兰豆茎基部及茎蔓 。被害茎部初现椭圆形褐色病斑,绕茎扩展,
终致茎段坏死,呈灰褐色至灰白色枯死,其上部托叶及小叶亦渐枯萎 。后期枯死茎段表面散生小黑粒病征 。
发病规律
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的菜豆壳球孢菌 。病原及发病特点与豇豆茎腐病相同 。
防治 ***
本病可结合防治荷兰豆炭疽病一道进行,一般无需单独防治 。
在以本病为主的田块,还可喷施40%600倍液复活一号或70%代森锰锌800倍液,2~3次或更多,隔10~15天1次,前密后疏,交替喷施 。着重喷好茎基部 。
花叶病
发病特征
全株发病 。病株矮缩,叶片变小,皱缩,叶色浓淡不均,呈镶嵌斑驳花叶状,结荚少或不结荚 。
发病规律
病原为病毒 。该病由多种病毒单独或复合侵染所致 。病毒在寄主活体上存活越冬,由汁液传染,也可由蚜虫传染 。种子传毒 。一般利于蚜虫繁殖活动的天气或生态环境利于发病 。
防治 ***
早期发现及时拔除病株 。
及时全面喷药杀蚜 。用50%抗蚜威乳油2000倍液、金世纪一包兑水30市斤或用10%吡虫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杀之,轮用或混用,8~10天1次,连喷2~3次 。尽可能大面积联防,效果明显 。
4种植荷兰豆时,豆荚螟该怎么防治?豆荚螟就是我们常说的豆蛀虫,它和大豆食心虫(钻荚虫)是专门为害豆类作物豆荚的害虫,但豆荚螟远比大豆食心虫的危害大,豆荚螟在我国的生长情况是不同的,气温高的南方地区每年可以发生6~7代,气温低的北方地区每年只能发生2代,中间地区可以发生3~4代 。主要原因是豆荚螟一年发生多代,并且它不仅危害大豆,而且凡豆类食品都是它的美食,如绿豆、豇豆、毛豆、扁豆等 。
豆荚螟发生较严重的地区,避免豆科类作物连茬,豇豆种植时尽量选择远离豆科类作物的地块,种植过豆科作物的地块与水稻或者玉米轮作,通过轮作减少豆荚螟虫源 。一般在豇豆开花、结荚期间危害更大,所以应及时喷药 。农业常用药物有:10%敌敌畏乳剂800倍液,90%敌百虫1000倍液,50%杀明乳剂1500倍液,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
一般发现虫蛾增多后2-3天为卵孵化期,此时用药效果更好,一般可选用甲维盐加高效氟氯氰菊酯、锐劲特、溴氰虫酰胺等杀虫剂喷雾,应连同花、蕾、荚果等在内 。豆野螟喜温,一年发生多代 。初孵幼虫钻蛀花为害,三龄后蛀荚食豆粒并有多次转荚危害习性,其粪便堆积 。常引起豆荚腐烂,造成落花落粒,十月化蛹结茧在杂草和土中越冬 。
针对豆野螟的更佳防治适期是豇豆的始花至盛花期,更佳用药时间为早上7~10点的鲜花盛开期,可在这段时间喷药灭虫 。用氯虫苯甲酰胺,高氯甲维盐,虫酰肼,茚虫威等药剂喷洒防治,切忌防治豆荚螟强调一个“早治”,一定在孵化盛期防治,一旦幼虫钻进花蕾或豆荚后增加防治难度了 。

荷兰豆的病虫害防治视频  荷兰豆的病虫害防治

文章插图
5荷兰豆的豆杆蝇该怎么防治?可以通过轮作、处理秸杆、药物防治,捕杀成虫等多种 *** 来防治荷兰豆的豆杆绳,合理操作防治效果特别好,能预防或者减少它对荷兰豆的伤害,能让荷兰豆正常生长,防止它减产,避免它的果实出现质量下降 。
轮作种植
想防治荷兰豆的豆杆蝇进行农作物的轮,作是最有效的防治 ***,可以把荷兰豆与茄子,黄瓜小麦玉米等其他不受豆杆蝇伤害的农作物轮作种植,避免在同一块田地中持续种植荷兰豆,这样就能有效于豆杆蝇出现,能让它健康生长,降低害虫对它的伤害 。
处理秸杆
荷兰豆在每年种植以后要及时把田间的秸秆全部处理掉,因为这些秸秆中会有一些豆杆蝇的虫卵如果不及时把它处理掉,第2年再种植荷兰豆时,就会让这些虫卵再次产生豆杆蝇,会影响荷兰豆的正常生长,另外在荷兰豆生长期间如果出现豆杆蝇,还要把它咬伤的秸杆及时去掉,销毁,这样也能避免豆杆蝇大面积传播 。
药物防治
药物防治是防治荷兰豆豆杆蝇最有效的 ***,在需要用药的时候可以根据豆杆蝇幼虫的大小选择用药的数量可以喷施灭蝇胺可溶性粉剂,用药后间隔8~10天要持续用药一次,这样就能防止豆杆蝇繁殖也能把他对荷兰豆的伤害降到更低 。在育苗以前还可以把荷兰豆的种子用药物浸泡,这样也能防止它在生长过程中出现豆杆蝇 。
捕伤成虫
荷兰豆在生长过程中出现豆杆蝇以后还可以及时捕伤害的成虫,这时可以在田间放一些捕绳纸,它会散发出独特的气味,豆杆蝇在闻到这种气味以后会接近捕绳纸,这时豆杆蝇会被粘在捕绳纸上直到死亡,用这种 *** 能把田间的豆杆蝇捕杀,会把它对荷兰豆的伤害降低很多,再配合药物喷施,能把田间的豆杆蝇全部消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