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烷的同分异构体有几种 丁烷的同分异构体( 二 )


A.电极a为负极,B极发生氧化反应
B.OH?由交换膜左侧向右侧迁移
C.阴极反应式为

丁烷的同分异构体有几种  丁烷的同分异构体

文章插图
D.转移2mol电子理论上生成1 mol RCN
【解析】RCH2NH2→RCN:碳元素(除R外)化合价由-1价升至+3价,电极A为阳极,a极为正极;B极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A项错误;阳极反应式为RCH2NH2+4OH--4e-=RCN+4H2O,由电极反应式知,OH-由交换膜右侧向左侧迁移,B项错误;硝基苯中N显+3价,偶氮化合物中N显-1价,根据电荷守恒,水参与反应,生成了碱,C项正确;转移4mol电子理论上生成1 mol RCN,D项错误 。
【答案】C

注重技巧
高考做到“准”和“快”统一,才能取得好成绩 。同学们要熟悉一些必备的应试技能:
1.筛选法 。例如,部分选择题可以用筛选法快速选择,特别是找错误类选择题,直接分析选项错误,能快速排除不熟悉的选项 。
2.跳跃法 。无机化工流程图中陌生物质及其转化,不熟悉时可以“跳过”,可能问题不涉及,不要纠缠每个细节 。一般答题顺序是按题号从小到大,但是遇到难题,要学会“放一放”,不要因某个题目花费时间过多 。另外,高考有10%题目属于较难题,根据自己情况学会取舍,有舍才有得,因为时间原因没有完成简单题,是高考大忌 。
3.分步法 。书写多官能团同分异构体时,可以采用分步书写,这样可以减少失误 。例如,判断分子式为C4H8BrCl 的同分异构体,可以先写一溴丁烷的同分异构体,再写氯溴丁烷的同分异构体 。同时,学会比较C4H8Cl2和C4H8BrCl的同分异构体差异 。

感悟细节
1.对照参考答案,把握动态
备考重做高考真题时要细心对照近三年来全国卷化学参考答案,明确答题规范要求,特别是简答题,力求避免错别字、文不对题等失分现象 。例如,简答题中出现关键错别字要扣分,如酯化写成脂化,氨基错写成胺基或铵基等;答案对而不全要扣分,如比较氮化硼和金刚石熔点高低,简述理由答成“N-B键键长大于C-C键键长”或“N-B键键能小于C-C键键能”要扣分,漏掉了前提“它们都是共价晶体(原子晶体)” 。出现关键字错误可能得零分,如用氢键解释物质熔点或沸点时区别“分子内”和“分子间”等 。
2.重视教材,强化串联
高考备考不仅要重视现行使用的人教版教材知识,特别是边、角知识,教材中插图与脚注,而且要关注人教版新教材新变化,尽可能联系新、旧教材,在备考中适当渗透与串联 。回归教材实验,注重实验操作与细节 。例如,教学中通常将酸分成强酸和弱酸,碱分成强碱和弱碱,而教材中介绍了H *** O4、H2SO3、H2C2O4是中强酸,Mg(OH)2 是中强碱 。例如,必修1《化学》新教材第14页介绍了氯化钠固体溶解水图示,钠离子、氯离子周围水分子数分别是5、6,大多数考生忽视了这一知识点 。
3.打破定势,注重迁移
最后一个月同学们要注意训练思维灵活性和变通性,选择一些新信息题,如图像、数据表、概念等培养学生审题、析题、答题和联题,适应新型情境下新题型 。例如,加热固体时,大试管口通常要向下倾斜,而草酸晶体受热时先熔化,后分解,故大试管口要向上倾斜;大多数用剩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而对于活泼金属、白磷、液溴、电石等特殊药品要放回原瓶 。选修3教材介绍了通过非羟基氧数目比较含氧酸酸性强弱,而这种 *** 不能比较H *** O4、H *** O3、H *** O2的酸性强弱 。另外,要学会绘制简单的仪器图示、坐标图像等 。
4.突破难点,强化规范
备考中要突破难点主要有化学计算(如平衡常数、电离常数、水解常数和溶度积计算等)、实验异常现象分析、化学反应原理中图像与数据表分析等,注意寻找切入点 。简答题(分析表述题)是失分重点之一,要规范答题模板,特别是减少错别字,正确使用化学用语等,如检验物质,答题模式:取、滴、看、定 。减少非智力因素失分,就可以取得好成绩 。再如,考试时要按要求答题,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小数点之后两位,其要求不同 。
5.收集信息,修补盲点
备考进入冲刺阶段,考试频繁,要学会从考试卷中诊断“盲点”,每次考试后,针对自己试卷中失分点,分析失分原因,并及时修补和强化 。例如,书写陌生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失分,要花时间针对陌生方程式进行修补,关键找准哪一步存在困难,如寻找反应物和产物,或漏掉介质,或配平等,只有及时修补知识和 *** 上“盲点”,才能提高成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