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对此有不同意见,旗帜鲜明地反对朱熹 。他说,人的心灵都有“知”,这是对的,他还特别提出,知就是良知,就是知行合一 。但要说万事万物有“理”,那就是大错特错了 。为什么错呢?因为理根本不在于万事万物上,而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里头 。每个人的心,就是完善的理 。也就是他所谓的“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
王阳明和朱熹,隔着342年 。而这场对儒家经典典籍的跨时空学术之争,到今天还没有最终的答案,人们至今对格物致知的意思依然没有明确,或者说,也无需明确 。但是在今天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更喜欢王阳明的观点 。
我们每天面对着庞杂的信息,他们从各个终端来到我们的眼前,无数碎片般的漂浮物,像地球外太空的垃圾,不仅阻碍我们见到真实的世界,并且还塑造着一种混乱的思维和行为的模式 。在这个时代,从喜怒哀乐的小情绪,到对成功、失败的理解,再到对生命目标的追求,都是飘忽不定的 。
我们被与我们无关的信息刷屏,每天花五六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茫然而焦虑地盘手机,试图通过信息的扩充来获得无用的安慰 。虚拟的体验,不断侵蚀真实的感知,这种情况只会越来越糟 。所以,这个时代更需要一个王阳明来提醒我们,人的内心本来是完善的,当我们拨开那些多余的遮蔽和纷扰,大胆地去伪存真,就能获得更有质量的生活乃至生命 。
这或许也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格物致知吧 。
推荐阅读
- 身边生活中的纳米产品 纳米技术是什么意思
- 多少人割包皮后悔了,割包皮后悔的人多吗?
- 盐钙是什么,精制盐和自然盐的区别是什么?
- 常见的宠物猫咪 常见的宠物猫
- 白带特别多还很粘稠是怎么回事的简单介绍
- 瓣的部首 瓣
- 攻讦的意思解释 攻讦的意思
- 灯谜大全及答案分开 灯谜大全及答案
- 试组词有哪些 试组词
- 吻的组词 温的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