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全诗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意思( 二 )


随着叶老师环游之行的开启 , 他的课也随着开到了海外 。当叶老师决定去澳洲旅行时 , 他原来的一位学员 , 邀请叶老师给她在悉尼的朋友们做一次分享 , 叶老师同意了 。在朋友的帮助下 , 加之叶老师原来音频课的影响 , 他第一次在悉尼开课就被安排在了悉尼科技大学的多功能厅 , 而且座无虚席 , 他成功了 。后来他的课又开到了墨尔本 。
去纽约讲课 , 仍然是他的一个学员的坚持 , 才使他下决心将纽约这块“钢板”啃下来的 。当时在纽约不止没有人脉 , 叶老师自己的英语水平也有限 , 但那位叫“晶晶”的学员却气势很足 , 事先做了大量的工作 , 加上在纽约的华人帮助 , 叶老师在纽约的课也成功了 。
跨越了门槛 , 就拥有了“相信”的能力 。叶老师在他人坚持帮自己时 , 自己更努力地坚持了下来 , 所以他的课成功地开到了海外 。所以叶老师说:“别人在帮你的时候 , 你也一定要记得帮自己一把 。”
就这样 , 开始他靠一次次讲课的点滴积累 , 有了邀约 。邀约多了 , 他的课就多了 , 对人的帮助也增多了 , 被帮助的人又来帮助他 , 最终成就了他 。通过这种人与人间的连接 , 他的课成功地开到了海外 。他利用的这种连接 , 叶老师借用了一个理论来形容即“‘六度人脉’理论” 。也就是说 ,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六层以内的熟人连接与任何其他人联系起来 。
梦想之旅促进了叶老师的事业拓展 , 两者相得益彰 , 彼此成就 。其实 , 这也得益于叶老师的团队精神:“一个人走得快 , 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
旅程中的反思
对未知领域有所敬畏
今天之所以选择书中的这段来讲 , 是因为现在正值暑期 。在这期间 , 我最不愿看的消息或新闻就是大中小学生的意外身亡 , 总觉自己的心灵太脆弱 , 不敢直面那些言辞或场面 。而年年相同意外的发生 , 归根结底就是人们对我们生存的环境、自身的体能素质或生命没有敬畏感 。可以说 , 因无知无畏而生意外 。
叶老师环游了七年 , 每次启程前他都把意外的发生降低到零来做全方位的计划 。
当叶老师带领自己的团队在秘鲁的乌鲁班巴河漂流时 , 开始 , 成员对船长的培训根本不配合 , 可以说 , 无视漂流的规则 , 结果一波大浪打来 , 人们招架不住了 。叶老师马上意识到了团队的大意 , 也可以说是错误 , 迅速召之所有的成员认真服从船长的重新培训 。这才在他们的漂流遇到更大的危险前 , 在船长的指挥下越玩越熟练了 。所以 , 当他们后来几次遇上大浪的时候 , 因为已掌握了技巧 , 反而玩得既开心又刺激 。
凡事我们都要防患于未然 。这次漂流之旅是成功的 , 但叶老师反思的是自己的不足 。这也促使叶老师今后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 , 因为他更清醒的意识到:要做到对未知的领域有所敬畏 。
每次行程快结束时 , 叶老师总是让大家谈谈行程中安排的满意之处或需要改进的不足之处 。正如叶老师书中所说:“每一次‘环球之旅’的‘下一站’都是自己在提升服务和组织能力这条道路上的一级台阶 。“
正是叶老师的严谨 , 他在2020年 , 又成功组织了180人穿越108公里的沙漠无人区 , 就连小到六岁的孩子都成功而返 。
叶老师这次的成功 , 首要条件还是保障大家的安全 。他这次的合作方是一家11年来零伤亡的户外机构;他规定 , 108公里走不下来 , 可以走60公里 , 60公里走不下来 , 可以只是做个体验 , 然后退出徒步 , 随车前行;108公里 , 他们把它分到了四天中 , 其实一天只有15公里的里程 。就是这样 , 叶老师把难度拆解再拆解 , 先让大家尝到甜头 , 有了动力 , 再培养耐力 。
这次沙漠无人区穿越的成功 , 叶老师从一开始制定计划就遵循了“对未知领域有所敬畏”的原则 。所以他采取了降低再降低难度的策略 , 成功的达成了自己的心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