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隐者不遇的诗意和中心思想 寻隐者不遇的诗意( 二 )


采芝何处未归来 , 
白云遍地无人扫 。
诗意
寻仙问道 , 没成想却来到了蓬莱仙岛 , 这里到处香气弥漫 , 松花自落 。仙人到底去了哪里呢?怎么到至今还不回来?这满地的白云幸好没人打扫 。
《寻隐者不遇》是北宋诗人魏野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在这首诗中 , 运用想象 , 想象自己寻找仙人不意进入了仙境 , 从而真象了一种闲逸雅致的仙境生活 , 突出了隐者的超然出尘的胸怀 , 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3古诗寻隐者不遇的诗意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 , 言师采药去 。
只在此山中 , 云深不知处 。
注释
1、云深:指山深云雾浓 。
译文
苍松下 , 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
他说 , 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 , 
可是林深云密 , 不知他的行踪 。
赏析
这是一首问答诗 , 但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 , 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 , 描摹得淋漓尽致 。其言繁 , 其笔简 , 情深意切 , 白描无华 。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 , 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 。写寻访不遇 , 愈衬出钦慕高仰 。
4寻隐者不遇的诗意诗人本想去拜访一位隐居蓬莱岛的高士 。高士所隐居的环境山高云漫 , 松涛阵阵 , 香气弥漫 。待诗人到达隐士所居处时 , 恰好隐士已上山采灵芝去了 , 既不知他何时归也不知他去何处采 , 只好扫兴 。但这锻造的环境也使诗人领略到了另一番风景 , 得到了另一种收获 。
《寻隐者不遇》是宋代诗人魏野去拜访一位隐居蓬莱岛的隐士 , 可是没有遇到而写下的 。
他发现这里非常的美 , 高山环绕 , 松涛阵阵 。诗人到隐居者的居处时隐居者去采药了 。诗人有些失望 , 可看到像天上一样的风景时 , 心情又开朗了 。魏野在这首诗中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蓬莱仙境 , 借此抒发超然出尘的胸怀 , 令人神往 。
5寻隐者不遇这首诗的意思是原文
松下问童子 ,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 云深不知处 。
译文
在山林中的一棵松树下 , 我向隐者的小弟子询问他师父的去向 。他回答说师父采药材去了 。隐者师父其实就在这座旷远的大山里 。但是山上云雾迷蒙 , 那个小弟子也不知道他师父到底在什么地方了
《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诗僧贾岛的作品 。诗中隐者采药为生 , 济世活人 , 是一个真隐士 。所以贾岛对他有高山仰止的钦慕之情 。诗中白云显其高洁 , 苍松赞其风骨 , 写景中也含有比兴之义 。惟其如此 , 钦慕而不遇 , 就更突出其怅惘之情了 。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诗是中唐时期诗僧贾岛到山中寻访一位隐者未能遇到有感而作的 。隐者不详何人 , 有人认为是贾岛的山友长孙霞 。此诗的具体创作时间难以考证 。
名家点评
明代蒋一葵《唐诗选汇解》:首句问 , 下三句答 , 直中有婉 , 婉中有直 。
明代凌宏宪《唐诗广选》:俞仲蔚曰:意味闲雅 , 脍炙人口 。
明代唐汝询《唐诗解》:设为童子之言 , 以状山居之幽 。
清代黄叔灿《唐诗笺注》:语意真率 , 无复人间烟火气 。
清代李锳《诗法易简录》:一句问 , 下三句答 , 写出隐者高致 。
清代吴烶《唐诗选胜直解》:设为童子之言 , 以答寻问之意 , 不必实有此事 。不露题字 , 而意已见 。
近代王文濡《唐诗评注读本》:此诗一问一答 , 四句开合变化 , 令人莫测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寻隐者不遇
OK , 本文到此结束 ,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