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是什么意思( 三 )


惊蛰不耙地 , 好像蒸锅跑了气 。
地化通 , 赶快耕 。
到了惊蛰节 , 耕地不能歇 。
惊蛰冷 , 冷半年 。

惊蛰的诗词
观田家
(唐)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 , 一雷惊蛰始 。
田家几日闲 , 耕种从此起 。
丁壮俱在野 , 场圃亦就理 。
归来景常晏 , 饮犊西涧水 。
饥劬不自苦 , 膏泽且为喜 。
仓廪物宿储 , 徭役犹未已 。
方惭不耕者 , 禄食出闾里 。
作者简介: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 。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一说卒于贞元九年(793) 。
义雀行和朱评事

(唐)贾岛
玄鸟雄雌俱 , 春雷惊蛰余 。
口衔黄河泥 , 空即翔天隅 。
一夕皆莫归 , 哓哓遗众雏 。
双雀抱仁义 , 哺食劳劬劬 。
雏既逦迤飞 , 云间声相呼 。
燕雀虽微类 , 感愧诚不殊 。
禽贤难自彰 , 幸得主人书 。
作者简介:贾岛(779~843) , 唐代诗人 。汉族 。字浪先(亦作阆仙) 。范阳(今北京附近)人 。早年出家为僧 , 号无本 。元和五年(810)冬 , 至长安 , 见张籍 。次年春 , 至洛阳 , 始谒韩愈 , 以诗深得赏识 。后还俗 , 屡举进士不第 。

诗画/吴藕汀
杏花村酒寄千程 , 
佳果满前莫问名 。
惊蛰未闻雷出地 , 
丰收有望看春耕 。
惊蛰民间习俗大全

惊蛰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惊蛰祭白虎化解是非

中国的民间传说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 , 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觅食 , 开口噬人 , 犯之则在这年之内 , 常遭邪恶小人对你兴波作浪 , 阻挠你的前程发展 , 引致百般不顺 。大家为了自保 , 便在惊蛰那天祭白虎 。所谓祭白虎 , 是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 , 纸老虎一般为黄色黑斑纹 , 口角画有一对獠牙 。拜祭时 , 需以肥猪血喂之 , 使其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 , 继而以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 , 使之充满油水 , 不能张口说人是非 。

惊蛰祭雷神

惊蛰的节气神乃雷神 。雷神作为九天之神 , 地位崇高 。各地客家均有俗谚云:“天上雷公 , 地下舅公 。”此语一方面指出了舅父在家族中突出地位 , 另一方面也暗示雷公是天庭中继天公之后的重要神祗 。

在*** , 惊蛰的节气神是“雷公” 。相传“雷公”是一只大鸟 , 而且随时随地拿着一支铁锤 , 就是他用铁锤打出隆隆的雷声 , 唤醒大地万物 , 人们才知道春天已经来临了 。

壮族社会也流行“天上最大是雷公 , 地下最大的舅公”的俗语 。在婚姻缔结过程中 , 壮族的舅权作用相当突出 , 一些地方舅舅的意见甚至起关键性的决定作用 。另壮族有雷公禁婚的习俗 。相传 , 农历八月至新年二月 , 天上雷公关门睡大觉 , 天上、地上均享太平 , 是吉利的季节 , 人们当选在这期间办婚事 。而三月至七月 , 雷公经常出门行事 , 不时雷声轰隆 , 禁止人间办婚事 。若有违者 , 就要受雷公处罚 , 婚事会办得不顺当 , 家庭将会欠美满 。因此 , 为了忌讳 , 这期间一般不相亲 , 不订婚 , 不结婚 。

惊蛰蒙鼓皮

惊蛰是雷声引起的 。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 , 长了翅膀的大神 , 一手持锤 , 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许多天鼓 , 发出隆隆的雷声 。惊蛰这天 , 天庭有雷神击天鼓 , 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 。《周礼》卷四十《挥人》篇上说:"凡冒鼓必以启蛰之日 。“注:“惊蛰 , 孟春之中也 , 蛰虫始闻雷声而动;鼓 , 所取象也;冒 , 蒙鼓以革 。”可见不但百虫的生态与一年四季的运行相契合 , 万物之灵的人类也要顺应天时 , 凡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

惊蛰“打小人”驱赶霉运

惊蛰象征二月份的开始 , 会平地一声雷 , 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 , 家中的爬虫走蚁又会应声而起 , 四处觅食 。所以古时惊蛰当日 , 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 , 熏家中四角 , 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 , 久而久之 , 渐渐演变成不顺心者拍打对头人和驱赶霉运的习惯 , 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