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语文教学工作计划表 教师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四 )


本册共有32篇课文 。安排4篇略读课文,它们是:《卡罗尔和她的小猫》《充气雨衣》《玩具柜台前的孩子》《阿德的梦》 。略读课文只编排了两项课后练习;有识字任务,没有写字要求 。“语文园地”包括四——五个栏目,新增了“宽带网” 。“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了解汉字构字特点、词语之间的联系以及表达方法和标点应用等知识 。“日积月累”——引导学生在复习已经学过的字词的同时学习生字新词,感受和强化词语之间的搭配习惯,并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练习,“日积月累”中增添了能突显中华文化的、与本组专题密切相关的成语韵语、对联、节气歌、古诗词等内容;它们使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 。“口语交际”——话题与本组专题有联系,在双向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为了对学生进行初步的习作能力的培养,在“口语交际”中特别增设了“写一写”栏目,引导学生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写话训练 。“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课内外学习所得的舞台 。“宽带网”——与本组专题密切相关,引导学生学习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以获取更多的相关信息 。
八组课文之后,安排了六篇选读课文,供学生课外阅读 。教材最后是两个生字表 。要求认识的字,有400个 。要求会写的字,有300个 。
四、本学期教学目标
1、继续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
2、认识400个字,会写300个字 。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等语言环境了解意思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要求认识的字不要作过细的字形分析,也不要求书写 。要求会写的字则要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意思,正确书写,并练习运用于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之中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 。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
3、继续使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
4、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
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句 。
6、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
7、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体会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
8、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对联、古典诗词、格言警句 。
9、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增强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认真听别人讲话,能听懂主要内容 。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 。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有表达的自信心,能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
10、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在写话中学习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根据表达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学习写日记 。
11、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乐于观察大自然,热心参与学校、社区活动,并能表达自己的感受 。
五、本学期教学重点
认识400个字,会写300个字 。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继续使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 。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
六、本学期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妈周围事物的好奇心,乐于观察大自然,热心参与学校、社区活动,并能表达自己的感受 。
教师语文教学工作计划4
一、教材分析
继续贯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和“识写分流”的原则,坚持“早识字、多识字、快识字、开放识字、自主识字”和“在识字中加强阅读,提高自主识字能力,在阅读中巩固识字,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的理念,倡导以自主参与、合作探究、亲身体验和课内外结合为标志的新的教学方式 。
1、自主识字,走近阅读,教学重心逐步从识字向阅读过渡 。
2、启发思考,学习表达,鼓励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在说话练习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
3、注重积累,加强运用,引导学生参加语言实践活动 。
教材的编排:
本册教材分七个部分:
1、读课文识字,两个单元11篇课文 。
2、读课文了解内容,两个单元11篇课文 。
3、读课文圈划词句,两个单元12篇课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