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a版六年级上册教案范文( 四 )


一个人学(7自然段),说一说 “华灯一城梦,明月百年心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组内学习,比赛说理解,比赛读一读 。
学生汇报
师小结:作者17岁时到青岛德国高等学校中学部修读 。此时他已经是一个青年了 。感性的浪漫中已融入了理性 。青岛是海滨城市,他可以经常去看海,大海浩瀚无垠、气势不凡,是生命的发源地,面对有这样特征与内涵的事物,他的心灵受到震撼,思想与情感得到陶冶,升华出一种理性认识:世界是美丽的,生命是壮阔的 。作者把这一过程称之为“海风吹醒了我的心灵”“象征”用具体事物去表现某种特殊意义 。凡作象征的事物其特征必与特殊意义有相似处或必然的关联 。大海气势壮阔,又是生命的发源地,与世界和生命之间关联紧密,作者抓住了关联产生“海是世界和生命的象征”的联想 。这种联想是微妙的 。
作者引用朋友的诗句,体现出他爱诗,写诗,读诗,因此作者“心中涌起美诗意”
(三)通读全文,体会情感
师:思考作者喜欢写诗,与大自然有什么关系?
(作者是我国的美学家,还是诗人,是大自然给了他诗的灵感,大自然是他心中最美的诗)
下面我们共同欣赏作者的诗《我生命的流》 。
四、阅读鉴赏,突出特点
1.写景,并直接抒发感情 。找到有关的句段 。
2.全文运用想象手法,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指出具体的句子 。
五、回顾全文,概括内容
课文讲了什么事?(作者描绘了大自然绮丽多变的景象,以及被这些景物引发的感受和神游万仞般的想象,抒发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
六、朗读课文,背诵佳句
1.指名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 。
2.比赛背诵 。
3.摘抄自己喜欢的妙词、佳句 。
七、实践拓展,读写结合
回忆你所见到的自然景观,哪些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你对它很有感情,写写自己的感受 。
语文a版六年级上册教案2021范文3
教学目标:
知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犀、黛、沼”等字、正确书写10个生字 。
能力:引导学生品味文章对大自然之美的细致描绘 。在反复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描写方法 。
情感: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和对大自然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使学生的审美情感得到陶冶 。
教学重难点:
1.品味文章细腻的语言,想象文章所描绘的美丽景象 。
2.学习作者对景物细致观察与生动描写的方法 。
教具准备:
自然美景图片 。
教学方法:
朗读法 。学生自主探究 。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寻美兴趣
学生展示搜集的自然美景的图片 。
师:今天,让我们随着作家宗白华去体会不同时期他对大自然的种种感受 。
二、初读课文,初建对大自然美景的印象
1.让学生读通顺、读流利,并可以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
2.有些比较长的句子,要多读一读,断句要合理,教师适当指导 。
3.想一想:作者不同时期描写的自然美景在你脑海里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深入精读,寻访作者笔下云、风、山、湖之美
1.在作者小时候、少年时、青年时究竟以什么自然风景吸引了作者?你从中哪些词或哪些句子体会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读一读,品一品 。
2.找出相关语句后,即可引导学生练习上下文,边读边谈边想 。
(1)先请学生读,紧扣关键词语,然后谈感受 。
(2)在把感受带到课文深入地朗读,读出赞美之情 。
四、再读全文,颂大自然之美
1.带着赏美景、品美文的感受朗读全文 。
2.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对作者对这些美景所引发的感受和怎样的想象 。
五、积累内化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文章自己喜欢的一个自然段 。
2.在笔记本上摘录文章中最能吸引你想象的句子 。
六、迁移练习
1.识字写字 。
2.读句子,体会引号的作用(小黑板出示) 。
3.在括号里填写恰当的词句,体会这些词语运用的妙处 。
我喜欢一个人坐在水边石头上看天上白云的变幻,心里浮动着幼稚的( ) 。天上的流云,一会变成( ),一会变成( ) 。有一天我根据云的各种境界,分出( )云、( )云、( )云( )云,等等,真想做一个“云谱”﹗
七、实践活动
1.课文文字优美,配上合适的音乐尝试配乐朗诵 。
2.课外再搜集一些描写自然美景的优美句段 。
语文a版六年级上册教案2021范文4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