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选简要介绍了一下植物吸收水分的器官(主要器官是根,叶等器官也可以吸收水分)、吸收水分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的表皮细胞)、植物根尖的结构、以及植物吸收水的两种主要方式,即吸胀吸水和渗透吸水,指出未成熟的植物细胞,还没有形成大液泡,主要依靠吸胀作用吸水;而成熟的植物细胞,即有大液泡的细胞主要以渗透作用方式吸收水分 。
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渗透吸水原理,教材通过分析渗透装置,总结出:
(1)渗透作用的概念 。即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 。
(2)发生渗透作用的两个条件 。即一是具有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之间具有浓度差 。
接着分析为什么一个成熟植物细胞相当于一个渗透系统,指出当成熟的植物细胞具备上述两个条件时,就会发生渗透作用 。
然后安排学生做《实验九、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以验证成熟植物细胞的确是一个渗透系统 。
2、水分的运输、利用和散失
水分是如何从根毛细胞最终进入植物体的每一个细胞的呢?
(1)教材先分析了土壤溶液中的水分进入根尖以内的导管的两条途径
①另一条途径是通过渗透作用进入根尖成熟区的表皮细胞、并且通过成熟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层层细胞向内渗入,最终进入导管 。
②一条途径是通过成熟区表皮细胞细胞壁,以及成熟区表皮细胞以内层层细胞之间的细胞间隙向里渗入,最终进入导管 。
(2)教材接着又简单介绍了水分如何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在值物体内的运输、以及少部分水被植物体利用和大部分水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掉的情况
3、本节的最后教材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简要讲述了合理灌溉的原理和应用 。
高二年级生物学科教学设计方案3
导入:基因突变导致生物变异的原因是什么?
基因能够发生突变,那么染色体能不能发生变化呢?如果染色体发生变化,它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生物的性状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一、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1.出示投影片:猫叫综合征幼儿照片 。
2.让学生观察:患儿的征状---两眼较低、耳位低下,存在着严重的智力障碍 。
教师补充说:患儿哭声轻、音调高,很像猫叫 。
3.投影片放映:病因---染色体缺失图,包括:
在自然条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染色体发生的结构变异主要有4种:
①染色体缺失某一片断;
②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断;
③染色体某一片断位置颠倒1800;
④染色体的某一片断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
4.讲述:猫叫综合征的病因是病儿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这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
投影片上的其他几种情况也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染色体的变化情况 。[来源:学#科#网]
5.染色体结构变异,为何能导致生物性状的变异呢?
教师引导学生从染色体结构的变化会引起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和排列顺序的改变等方面来加以思考 。
二、染色体数目变异
1.我们已经知道染色体结构变异会导致生物性状的变异,那么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会不会引起生物的变异呢?(回答:会)染色体数目会如何改变呢?(回答:可增加,也可减少) 。
2.前面所说的仅是染色体“个别数目”的增加或减少,它只是染色体数目变异的一种类型 。
例如,人类有一种叫“21-三体综合征”的遗传病,患者比正常人多一条染色体---21号染色体是三条,其征状表现为智力低下,身体发育缓慢等;
再如,人类的另一种遗传病叫“性腺发育不良(Turner综合征)”,患者少了一条X染色体,外观表现为女性,但性腺发育不良,没有生育能力 。
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另一种类型是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为单位成倍增加或减少,这种类型的变异在实践中的应用更为普遍 。因此,我们重点介绍后一种类型的染色体数目变异 。
3.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染色体组”
放映:动物精子形成过程图
组织学生观察、归纳、总结:
(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二次,结果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减少了一半 。
(2)精原细胞和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精子中因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使染色体成单存在 。[来源:学,科,网]
(3)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使得生殖细胞中所含染色体成为大小、形状各不相同的非同源染色体 。
出示:雄果蝇染色体的活动投影片 。
高二年级生物学科教学设计方案4
推荐阅读
- 2022湖南高考志愿填报日程安排一览 2021湖南高考志愿填报招生计划
- 2022湖南高考志愿填报网站入口 2021湖南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平台
- 2022湖南高考成绩什么时间公布 湖南2021高考成绩公布的时间
- 2022长沙望城区高考考点临时交通管制路段+时间一览
- 2022长沙高考期间各考点交通管制措施一览
- 2022高考期间长沙县考点实施交通管制及环境管制
- 高二上期物理学科教学计划 高二下学期物理学科教学计划
- 2022长沙高考考前温馨提示
- 路段+时间 2022高考期间长沙考点周边道路交通管制
- 2022高考期间长沙全市公共交通行业开启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