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课本 2021数学s版一年级上册教案( 三 )


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对有关的概念进行回顾,如:等式、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等进行回顾,并对易混概念:等式与方程、方程的解与解方程进行讨论区分 。然后引导学生列表整理,交流完善 。
复习解方程时,要使学生弄清解方程中每一步的根据是什么(等式的性质),以及怎样检验 。教师可通过举例来引导学生复习 。
“讨论与交流”是对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及用方程解决问题的特点进行讨论 。
教学时,对于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要使学生在交流的基础上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数很简洁、概括、准确 。对于第二个问题,可结合具体的题目,让学生分别用方程与算术方法解答,通过对比,分析用方程和算术方法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及特点,体会两种思路的区别,知道有些题目适合用方程思路解决,有些题目适合用算术方法解决 。明确在用方程解决问题时,关键是要抓住题目中主要的等量关系,设未知数,列方程解答 。
“应用与反思”
第1题是练习用字母表示数的题目 。练习时,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注意说说每个题的数量关系 。最后,体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简洁性 。
第2题是一个找规律的题目 。练习时,可以让学生边观察边填表,在填写的过程中发现规律,自觉地运用字母表示出规律 。规律是:分成的三角形的个数比边数少2,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就是n-2 。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概括性 。
第4题是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的题目 。练习时,先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自觉选择最基本的等式列方程 。之后,可以让学生交流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 。练习完成后,教师可以把该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变化一下,变成用算术方法解决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灵活选择解答方法的必要性 。最后,引导学生总结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特点 。
2021最新数学s版一年级上册教案4
教学内容
反比例 。(教材第47页例2) 。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地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反比例的量 。
2.让学生经历反比例意义的探究过程,体验观察比较、推理、归纳的学习方法 。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总结出成反比例的量的特点,进而抽象概括出反比例的关系式 。利用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 。
教学准备
投影仪 。
【2021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课本 2021数学s版一年级上册教案】复习导入
1.让学生说说什么是正比例,然后用投影出示下面的题 。
下面各题中哪两种量成正比例?为什么?
(1)每公顷产量一定,总产量和公顷数 。
(2)一袋大米的重量一定,吃了的和剩下的 。
(3)修房屋时,粉刷的面积和所需涂料的数量 。
2.说出每小时加工零件数、加工零件总数和加工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 。在什么条件下,其中两种量成正比例?
教师:如果加工零件总数一定,每小时加工数和加工时间会成什么变化?关系怎样?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
2021最新数学s版一年级上册教案5
创设情境 。
教师:把相同体积的水倒入底面积不同的杯子,高度会怎样变化?
出示教材第47页例2的情境图和表格 。
请学生认真观察表中数据的变化情况,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
(1)水的高度和底面积变化有关系吗?
(2)水的高度是怎样随着底面积变化的?
(3)水的高度和底面积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学生不难发现:底面积越大,水的高度越低;底面积越小,水的高度越高,而且高度和底面积的乘积(水的体积)一定 。
教师板书配合说明这一规律:
30×10=20×15=15×20=……=300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说明:高度和底面积有这样的变化关系,我们就说高度和底面积成反比例的关系,高度和底面积叫做成反比例的量 。
2.归纳反比例的意义 。
组织学生小组内讨论:反比例的意义是什么?
学生小组内交流,指名汇报 。
教师总结:像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
3.用字母表示 。
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乘积(一定),反比例关系的式子怎么表示?
学生探讨后得出结果 。
x×y=k(一定)
4.师:生活中还有哪些成反比例的量?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举例说明 。如:

推荐阅读